5立方/時醫院污水處理設備作用
醫療污水處理流程三、水解酸化- 射流曝氣工藝處理醫療機構污水
1.設計水質水量
設計水量為 120 m3/ d ,主要設計進水水質見表 1。
2.工藝流程
工程采用水解酸化 —射流曝氣工藝進行處理 ,其工藝流程見圖 1。
3主要構筑物和設計參數
3. 1柵井
在污水進入水解酸化池前設置格柵井一座 ,內設簡易不銹鋼篩網。
3. 2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一座 ,利用原有化糞池改建而成 ,水力停留時間 2 h ,有效容積 24 m3。
3. 3集水池
集水池一座 ,利用原有化糞池改建而成 ,池內安裝 2 臺 25WQ7 - 8 - 0. 55 型潛水泵和一套YV K - 4型液位計。潛水泵 Q = 7 m3/ h , H = 8 m , N = 0. 55 kW ,一用一備 ,用來提升污水至射流曝氣池中。YV K- 4 型液位計具有上限越位報警 ,上限啟泵 ,下限停泵 ,下限越位報警四個功能。
3. 4射流曝氣池和沉淀池
射流曝氣池和沉淀池組成一體化設備 ,其外型尺寸為 L ×B ×H = 7. 0 ×3. 5 ×3. 5 m。射流曝氣池水力停留時間 7h ,通過調節回流比可以獲得合理的曝氣池混合液濃度。在射流曝氣池中有 QSDS型單噴嘴雙吸式射流曝氣器兩臺 ,該裝置利用水泵打入的泥水混合液的高速水流為動能 ,吸入大量空氣 ,由于氣、泥水混合液在喉管中強烈混合攪動使氣泡粉碎成霧狀 ,繼而在擴散管內由于流速水頭轉變成壓力水頭微細氣泡進一步壓縮 ,氧迅速轉移到混合液 ,從而強化了氧的轉移過程 ,氧的轉移效率可達到 30 %以上。曝氣泵采用 KQL - 65 - 160 型管道泵 ,一臺 , Q = 17. 5~32. 5 m3/ h , H = 34. 4~27. 5 m , N = 4. 0 kW , n = 2900轉/ min。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池形式 ,池內裝有聚丙烯斜管 ,斜管管徑 50 mm ,斜長 1 m ,表面負荷為1. 5 m3/ (m2? h) 。池中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池處理。
3. 5消毒池
消毒池一座 ,由原池改建而成 ,消毒劑采用 NaClO ,水力停留時間大于 0. 5 h。
3. 6污泥池
污泥一座 ,剩余污泥在污泥池中經生石灰消毒處理后外運處置。
乳化水的粗粒化蒸發
利用油水對固體物質親和狀況的不同,常用親水憎油的固體物質制成各種蒸發裝置。用于油水分離的固態物質應具有良好的潤濕性。適合這種要求的材料有:陶瓷、木屑、纖維材料、核桃殼等。
例如大港油田的陶粒蒸發器,用陶粒作填料,當油水混合物流經陶粒層是,被迫不斷改變流速和方向,增加了水滴的碰撞聚結幾率,使小液滴快速聚結沉降。
5立方/時醫院污水處理設備作用
離心分離
利用油水密度的不同,使高速旋轉的油水混合液產生不同的離心力,從而使油與水分開。由于離心設備可以達到非常高的轉速,產生高達幾百倍重力加速度的離心力,因此離心設備可以較為*地將油水分離開,并且只需很短的停留時間和較小的設備體積。由于離心設備有運動部件,日常維護較難,因此目前只應用于試驗室的分析設備和需要減小占地面積的場所。
利用離心分離原理工作的一種主要設備室水力旋流器,它用于將作為連續相得液體與作為分散相得固粒、液滴或氣泡進行物理分離的設備。分散相與連續相之間的密度差越大,兩相就越容易分離。與重力場中的情況類似,在兩相之間的密度差一定得條件下,分散相得顆粒直徑越大,在重力場中達到平衡狀態時兩相之間反向運行的速度差越大,因此就越容易分離。
電脫分離
電蒸發作為油水處理的終手段,在油田和煉油廠得到廣泛應用,其原理是乳狀液置于高壓的交流或直流電場中,由于電場對水滴的作用,銷弱了乳狀液的界面膜強度,促進水滴的碰撞、合并,終聚結成粒徑較大的水滴,從原油中分離出來。
由于用電蒸發處理含水量較高的原油乳狀液時,會產生擊穿而無法建立極間必要的電場強度,所以,電脫法不能獨立使用,只能作為其它處理方法的后序工藝。
為什么目前國外活性炭在水處理方面的應用多,我國應用還比較少?
1)政策法規上的差距:資料顯示,美國環保署(USEPA)的飲用水標準的64項有機污染物指標中,有51項將顆?;钚蕴?GAC)列為有效技術。而我國對于飲用水的標準還很低。
2)經濟因素:我國還處于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不如發達國家,而活性炭的成本較高,使得我國活性炭在水處理方面的應用受到限制。
3)生產技術:我國活性炭工業和國外相比差距較大,特別在生產設備、自動化程度、測試分析手段、生產規模、質量保證體系及規格型號等方面,使得活性炭的質量不高,大量高質量的活性炭還需進口,品種較少,生產成本高,從而*了活性炭的應用
為什么說我國活性炭應用在水處理方面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1)環境因素:近年來,隨著我國工農業生產和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事故頻頻發生,同時我國還接連遭受了數起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使人們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受到了影響。隨著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2007年的太湖污染到2008年的四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水污染等重大事故的救治中終采用了活性炭凈化處理。我國已逐漸將活性炭認可為保護環境安全的必要手段。
2)環保意識及政策因素:在我國環保意識逐漸加強,國家對飲用水的標準、生活及工業廢水的排放標準不斷提高的條件下,活性炭吸附作為一種深度凈化水的方法,因具有處理*、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活性炭可以再生等優點將使其在水處理中將會有更為重要的應用價值和更為廣泛的應用范圍。
3)經濟因素:隨著活性炭制備原料的廉價化、制備方法、再生技術的不斷完善、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使活性炭的使用成本降低,并且我國的國民經濟也在蓬勃發展,從而使活性炭在水處理的應用不斷擴大。
醫療污水處理流程四、A/O法處理醫療污水
前置反硝化技術,簡稱A/O法,采用硝化和反硝化的生物脫氮方式,實現對污水的降解處理。硝化是在好氧條件下將氨氮氧化成硝酸鹽,反硝化是在厭氧條件無分子氧但有硝酸鹽態氧下和具有有機物供給反硝化菌碳能源時才能完成。法在工程中先將污水引入缺氧段段,以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能源,對硝酸鹽進行反硝化脫氮,有機物得到初步降解;出水進入好氧段段,有機物在此進一步降解和氨氮的硝化,并將硝化后的出水混合液回流至段,為段提供足夠的硝酸鹽進行反硝化。在段后仍設二沉池,沉淀污泥回流至段以保證充分的微生物量。
目前,有關生化法掛膜技術、方法研究較少,掛膜好壞對整個系統運行尤其O段處理效率至關重要。常用的掛膜方法是采用循環掛膜法,即把預先培養好菌種污泥與污水混合后,泵入反應器中,出水流入循環池,經過2—3天密閉循環后,以小流量進水對生物進行馴化,然后逐漸加大進水量,直至生物膜新陳代謝出現,微生物生長良好,掛膜結束,而后加大進水投入試運行。循環掛膜法一般需要2—3周的時間才能成功,時間長,操作也不方便,另一方面,采用這種方式形成的生物膜固著不太理想,當沖擊負荷較大時易脫落,從而導致恢復周期長,甚至需重新掛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