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t/d醫院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廠家
主要業務涉及工廠污水,光伏發電污水,風景區生活污水,學校生活污水,水利建設項目污水,醫院污水、市政水務、城鎮污水。。。。。。。等等領域
A/O工藝優點
2.1節省能源消耗:生物硝化、脫銷所需的氧量,主要包括消化過程、內源呼吸和降解有機物時的需氧量。A/O工藝在脫銷的同時降解有機物,使需氧量大大減少,是節能型的生物處理系統。
2.2污泥沉降性能好:為了維護較高的消化率,反應停留時間筆普通活性污泥法長,會發生微生物內源呼吸,污泥增長率低,剩余污泥量少,消化過程高,沉降性能好。
2.3節省水處理藥劑:在A/O工藝中,脫銷過程脫除1mg/l的NO3-N可產程3.75mg/l的堿度,硝化過程硝化1mg/l的NH4-N需消耗7.141mg/l的堿度,整個系統的堿度可以互相彌補,不必加堿中和,苑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脫銷時的氫供給體,不用外加碳源。
2.4缺氧池在前,污水中的有機碳被反硝化菌所利用,可減輕其后好氧池的有機負荷。同時缺氧池中進行的反硝化反應產生的堿度可以補償好氧池中進行硝化反應對堿度的需求。
2.5 A/O工藝的好氧池在缺氧池之后,可以使反硝化殘留的有機污染物得到進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質。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各單元操作規程
一、調節池、氣浮池操作規程:
1、開啟原水泵將車間集水池污水打入調節池,打水之前檢查閥門的開關情況和污水的COD濃度。
2、確保調節池中污水COD濃度控制在2000mg/l左右。
3、開啟PAC泵及PAM泵,通過計量泵調整PAC、PAM的投加量。
4、定期察看池內污水情況,通過小試和池內反應所形成的絮體狀況調整藥品的投加量。
二、曝氣生化池操作規程:
曝氣生化系統主要是在有氧的情況下,廢水中的有機物通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還原過程,把復雜的大分子有機物氧化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從而達到凈化廢水的目的。
1、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曝氣量,通過控制各閥門,調整進氣量。
2、曝氣池應通過調整污泥負荷、污泥泥齡或污泥濃度等方式進行工藝控制。
3、曝氣池出口處的溶解氧宜為2mg/l。
4、應經常觀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顏色、狀態、氣味等,并定時測試和計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關項目。
5、因水溫、水質或曝氣池運行方式的變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脹、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現象,應分析原因,并針對具體情況,調整系統運行工況,采取適當措施恢復正常。
6、當曝氣池水溫低時,應采取適當延長曝氣時間、提高泥濃度、增加泥齡或其它方法,保證污水的處理效果。
7、曝氣池產生泡沫和浮渣時,應根據泡沫顏色分析原因,采取相應措施恢復正常。視情況開啟消泡水泵,撒淋消泡劑。
8、根據污泥情況向生化池內加營養劑,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營養源。N源為尿素,P源為磷酸鈉或*。
生物處理工藝按生物生長狀態,分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1)、活性污泥工藝中生物以菌膠團的形式懸浮于水中,通過曝氣混合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钚晕勰喙に嚢雌溥\行方式分為:普通曝氣池、氧化溝、SBR、A/O、A/A/O等,主要應用于大型的污水處理廠。除SBR工藝外,均需設置污泥回流泵,設備較多,所以SBR工藝在中、小型污水處理工程中也有應用,但SBR工藝設計負荷較小,一般為0.1kgBOD5/m3?d,占地面積較大,由于潷水需要,水池深度較大,同時自動控制設備較多,一旦設備故障或運行參數發生變化,必須對整個運行程序進行調整。另外,小型污水處理采用活性污泥工藝,容易發生污泥膨脹引起污泥流失,使處理池內的污泥濃度得不到保證,從而影響處理效果。
(2)、生物膜法在處理池內設置填料,作為生物的載體,使大量生物附著生長,同時污水中又有一定濃度的懸浮生物。按其運行方式分為: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等。生物濾池和生物轉盤一般使用于水量較小、進水濃度較低的污水處理,由于其生物濃度較低,設計負荷較小,占地面積較大,抗沖擊負荷性能較差,目前使用的已較少。
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通過配以高效填料,具有處理負荷高、耐沖擊負荷、不產生污泥膨脹,設施體積小、污泥產生量少、運行穩定可靠、管理方便等優點,該方法廣泛應用于有機污(廢)水的處理工程,尤其適用于中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站。所選用的填料安裝簡單、維修更換方便、不易堵塞、重量輕、比表面積大于300m2/m3,使用壽命可達十年以上。
污水處理原則 1全過程控制原則。對污水產生、處理、排放的全過程進行控制。
2 減量化原則。嚴格內部衛生安全管理體系,在污水和污物發生源處進行嚴格控制和分離,內生活污水與病區污水分別收集,即源頭控制、清污分流。 嚴禁將的污水和污物隨意棄置排入下水道。
近年來國內污水處理行業十分流行二氧化法,在污水處理上有著良好的效果。化學法二氧化消毒用于處理污水的優點: ①ClO2可以殺滅一切微生物,包括繁殖體、細胞芽孢、真菌、分枝桿菌和等。它能有效地破壞水中的微量有機污染物,如苯并芘蒽醌、仿、四化碳、酚、酚、化物、硫化氫及有機硫化物等。能很好地氧化水中一些還原狀態的金屬離子如Fe2+ 、Mn2+ 、Ni 2+等。受pH影響小,對藻類有殺滅作用
技術特點:
(1)停留時間短
當進水BOD5濃度為100~150mg/L時,生物接觸氧化池停留時間需0. 5~0. 6小時,而普通活性污泥法需曝氣時間6~8小時。相同的污水處理量下,接觸氧化池的體積僅為普通活性污泥曝氣池的四分之一。降低了基建投資,節省了用地面積。
(2)體積負荷高
在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單位體積的生物量多。當進水BOD5為100~150mg/L時,體積負荷可達3~6kg BOD5 /m3填料·d。當污水濃度很低時,可維持在1~2. 5 kg BOD5 /m3填料·d。
(3)抗沖擊負荷能力強
由微生物群體組成的生物膜附著在粗糙多孔的填料表面上,對水量超負荷運行和有害有毒物質的侵襲,具有較強的適應和抗御能力。
(4)剩余污泥產量少
接觸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含水率平均為96. 7% ,每處理1kg BOD5的平均產泥量為0. 37kg,比活性污泥法減少三分之一。
(5)一般選用曝氣方式
曝氣除向水中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外,其另一個主要作用是傳質,即將有機物、溶解氧傳遞至微生物表面。如果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工藝,則曝氣還有脫膜的作用。建議采用穿孔曝氣管,使曝氣均勻、傳質及脫膜效果好、氧的利用率高
國采用的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工藝主要有:化糞池、穩定塘、污水的土地處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S池能夠降低SS 的70%~75%和BOD5的30%~35%,但是無法達標排放;利用穩定塘處理污水可以充分利用地形,節約資金,并能夠實現污水的資源化,但是占地面積大,處理效果易受氣候影響,所以很難普及;污水土地處理系統有慢速滲濾、快速滲濾、地表漫流、濕地、地下滲濾等形式,經常和氧化塘結合起來使用,可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結構簡單、費用低,對廣大農村和小城鎮地區很適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工藝是采用的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具有運行安全可靠、投資省、施工安裝方便、工期短、操作管理方便等特點。該類工藝主要包括物理處理、生物處理、消毒3 大部分,其中物理處理工藝起到預處理作用,通常采用格柵、沉淀等工藝;生物處理部分是主要的處理工藝,采用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等工藝;后處理一般是消毒后回用或排放。
2.2污水處理優化中的應用
3.1選擇輸入輸出變量在構建COD、BOD軟測量模型的時候,需要對系統的過程輔助變量予以明確。輔助變量較多能夠更好的包涵污水處理信息,然而輸入變量太多就會增加數據處理工作量。根據經驗因素與有關文獻研究,將進水COD濃度、進水流量、進水pH值、進水溫度、好氧反應區溶解氧濃度、污泥濃度釣是模型的輔助變量,輸出變量為出水COD濃度、出水BOD濃度。
3.2數據預處理在明確重要輔助變量之后,展開預處理與尺度變換工作。在開展尺度變換工作的時候,主要將其轉變為[0,1]或者[-1,1]的范圍。
3.3建立模型輸入進水COD濃度、進水流量、進水pH值、進水溫度、好氧反應區溶解氧濃度、污泥濃度向量,輸出COD濃度、BOD濃度向量,構建簡化模型。
軟測量技術指的就是根據可以測量、容易測量過程的變量與無法鐘測量的待測變量之間的關系,遵照相關原則,利用新型網絡計算機技術開展檢測與評估變量的手段。一般而言,軟測量技術內容主要有:數據信息的收集與處理、輔助變量的選取、軟測量模型構建及在線校正等。首先,數據信息收集指的就是對原始輔助變量與主導變量歷史數據的收集,使其具備代表性、均衡、精簡的特點,以此來對污水處理過程的所有情況進行體現;數據信息處理主要為數據變換處理、誤差處理,其目的就是保證數據的*性,降低污水處理過程的非線性,減少產生誤差的因素。
不同時段PAC的除磷效果不同時段PAC的除磷效果的據實驗得出,由于不同時段的原水水質的不同,會對除磷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總體看采用PAC進行處理,除磷效果穩定,說明PAC對原水水質適應性強??偭追闲∮?.5mg/L的*污水處理排放標準。
60t/d醫院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廠家
生物反應器技術
生物反應器在水污染處理中也是比較*的技術,由于微生物需要生長空間,所以設置載體是非常有必要的,生物反應器內部擁有較大的載體,不用經常更換微生物群,省去了很多人力物力,更加經濟。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多種生物反應器,但這些*的儀器設備都還沒有普及化,想要引進需要較大的投資,并且操作都比較復雜。目前新型生物膜 反應器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但具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
混凝沉淀法對涂裝廢水的處理主要分為2類:①金屬鹽類等無機絮凝劑如Fe3+、Al3+、Ca2+、聚合氯化鋁(PAC)、聚合硫酸鐵(PFS)等,該類絮凝劑加入后會形成帶有正電荷的絮凝體,可中和油類物質的ζ電位,破壞水體中污染物形成的穩定體系;②(PAM),該類絮凝劑主要通過吸附架橋、網捕、裹加作用來使水體中的污染物形成大的絮凝體從而形成沉淀,達到將污染物從水體中分離的目的。彭皓等人通過對無機絮凝劑PAC和有機絮凝劑PAM的性能和篩選實驗來對汽車涂裝廢水處理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通過這2種高分子材料對涂裝廢水的處理實驗,所得佳優化條件包括PAC的佳質量濃度為500mg/L、PAC的佳絮凝pH值為8、佳攪拌轉速為150r/min、佳攪拌時間為10min、佳沉降時間為20min。經測試表明:處理后出水水質COD的質量濃度<500mg/L,SS的質量濃度<400mg/L,石油類的質量濃度<30mg/L。
生物技術是通過生物的代謝功能,將有害物質和能量轉化為對周圍環境無害的物質。生物工程分為很多種,微生物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和生物修復技術等,這些技術都有凈化水體的功能,但運用的環境和針對對象不盡相同。生物技術在對污水進行處理時,主要有以下特點:(1)生物的吸附力很強,對污水中顆粒的沉降*。(2)對環境的要求不高,常溫常壓就可以處理,沒有能源 損耗,減少環境污染。(3)處理量大且方法運用成熟。(4)可解決常規技術和傳統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5)沒有二次污染。
生物活性碳法:因為活性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巨大的表面積和發達的空隙結構,可作為構建生物膜的載體。姚建華”剮等以經過常規生化工藝處理過的焦化廢水為研究對象。研究了臭氧與生物活性炭結合工藝對焦化廢水深度處理的中試可行性。試驗表明,這種工藝可用于焦化廢水的深度處理。臭氧投加量15mg/L可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再經過生物活性炭處理后COD的平均去除率可達到28.75%,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可達到43.80%,出水COD的平均值為87.50,氨氮的平均值為7.6mg/L,均達到*標準。張文啟等也用了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工藝對焦化廢水進行了深度處理,試驗表明:當臭氧通入量是110mg/L時,焦化廢水的顏色可大體除去,出水中所殘留的一部分有機物降解;再經過生物活性碳處理后,COD的去除率在77.1%以上,NH4+一N的去除率在31.6%以上,滿足廢水的排放標準。帥偉研等針對由于一些有機物很難降解,而造成焦化廢水中色度,COD等指標超標的問題,選取不同種類的活性碳對焦化廢水進行加強性吸附。作者先后用13種活性碳進行了試驗,考察去除色度和COD的效果,得出丹寧酸和甲基藍值較大的炭型吸附容量高。終經過作者篩選出來的活性炭在合適條件下,能將廢水中的色度值降低至20倍,COD值降至60mg/L及以下。
厭氧池聚磷菌優先利用污水中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除磷,而缺氧池反硝化細菌可以利用多種形態的有機物,倒置的A2O工藝將缺氧段前置,反硝化細菌優先利用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系統脫氮能力提高,但對厭氧池聚磷菌除磷可能產生基質競爭,為保證除磷效果,可在滿足反硝化碳源的前提下,采取分點進水,將部分進水中的碳源直接給厭氧池,用于聚磷菌的釋磷,厭氧段釋放的磷直接進入生化效率高的好氧段,吸磷效率增強,除磷效果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