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新聞】如今,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正在世界各國如火如荼的展開。印度本土企業也正積極打造自動駕駛汽車,然而其面臨著一群道路“違規者”的阻礙。
印度加快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流浪者和牛成主要障礙
包括特斯拉、Uber和谷歌在內的巨頭公司已經陸續把自動駕駛汽車開上街道,然而,印度的自動駕駛企業們在這方面仍處于試驗階段。今年早些時候,印度大的本土汽車制造商塔塔汽車公司(Tata Motors)公開表示,希望政府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在班加羅爾的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目前其自動駕駛工程師正在接受軟件巨頭Infosys(家在美國上市的印度公司)的培訓。除此之外,一批印度技術研究所(IIT)也正在努力量身打造屬于自己國家的自動駕駛汽車。
有個阻礙印度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主要因素就是:一群道路“違規者”。這些“違規者”包括行駛在道路上的魯莽司機,以及不遵守交通規則的流浪者與牛。對于這個問題,密歇根大學工程學院的院長Alec Gallimore認為這不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問題,“只要我們不是完全照搬西方的技術,我們的自動駕駛汽車就一定會行駛在印度的道路上。”他在孟買接受采訪時說。
“有個很直接很瘋狂的訣竅:我們可以用很多其他更有效東西替代現有的交通規則,訓練汽車遵循那些沒有規定的規則,”Gallimore還表示。
駕駛的適應性
在密歇根大學,有個名為Mcity、面積約30英畝的場地,專門用于測試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技術。測試項目可以通過編程控制,以仿真各種駕駛環境,如模擬砂礫、光滑的道路、混凝土、瀝青、天橋和隧道等環境,并可以增加行人和交通流量,等等。
雖然模擬環境能很好地訓練汽車,讓它們學習導航、規避障礙和遵循道路標志等,但這些環境條件并不是隨機發生的,好的訓練需要在真實環境中進行。為此,美利堅大學(AU)計劃2018年中期在校園內布署自動駕駛汽車。
“在印度,沿著城市街道或高速公路進行測試可能不是目前需要考慮的,但是本土的公司可以在大學校園、商業園區、醫院或其他封閉的社區內進行測試。盡管這些地方車流量不大、交通環境也不是很混亂,但汽車依然可以獲得本地的交通特征。” Gallimore說。
當然,培訓駕駛員只是步,自動駕駛汽車想要大規模使用,還有其自身的障礙。
駕駛的自主性
自動駕駛汽車有兩種工作方式:一種是從網絡云端下載信息,將當前行駛中的環境圖像與系統中之前的圖像進行匹配,解析出差異,然后接收路邊傳感器的信號輸入;另一種是通過跟其他車輛的實時交互,實現完全自動行駛。一般在半徑約1500英尺的范圍內,汽車可以獲取彼此的運動速度、行駛方向等多個運動參數,Gallimore解釋道。
針對技術現狀,印度必須弄清楚哪種駕駛模式才適合其糟糕的互聯網環境。Gallimore認為,如何將這兩種模式以優的方式結合,需要根據具體地區的網絡強度和網絡延遲而定。隨著政府逐步推出5G網絡,數據傳輸瓶頸將會越來越小。
對于那些擔憂新科技的人來說,可以將自動駕駛模式設為可選項來放松他們的心情。Gallimore說:“當你坐在駕駛位上,車由你控制;但如果發生什么情況,你忘了相應的操作,自動駕駛系統就會接替你并采取行動。”這種技術可以大大減少本可避免的交通事故。據統計,過去十年有超過150萬人死于交通事故,而很多情況是由行駛途中發信息或酒后駕駛等不負責任的行為造成的。
自動駕駛可以給生活帶來各種好處,但與此同時,印度也擔心它會加劇國內目前已經嚴重的失業狀況。印度公路和運輸部長Nitin Gadkari已經發誓要禁止這些竊取工作機會的自動駕駛技術,而Gallimore則以印度的IT技術熱潮為例反駁道:“只要有技術進步,就會創造就業機會。并不是說我不擔心自動駕駛汽車對就業的影響,我只是更擔心我們不去發展這項技術。”
原標題:瘋狂的司機流浪者和牛 印度自動駕駛路在何方?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