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行業動態】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不少人開始擔心就也會受到影響。但是據國外調研機構Gartner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未來可創造的崗位遠比其取代的崗位多。
不同擔心人工智能搶飯碗 創造的崗位遠比取代的多
據印度經濟時報12月13日報道,據國外調研機構Gartner研究表明,人們大可不必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而感到焦慮,Gartner表示,到2020年將有180萬個工作崗位被淘汰,但屆時將創造230萬個就業崗位。人工智能未來可創造的崗位遠比其取代的崗位多。
根據Gartner的數據,2020年將成為與人工智能有關的就業動態關鍵之年,人工智能將成為積極的工作動力。受人工智能影響的工作崗位數量將因行業而異;到2019年,醫療、公共部門和教育部門將不斷增加就業需求,而制造業將受到嚴重的打擊。在2021年,人工智能的增加將產生2.9萬億美元的商業價值,并重新獲得62億小時的勞動生產率。到2022年,五分之一從事非常規工作的工人,將依靠人工智能來完成工作。
Gartner的研究副總裁斯維特拉娜·西庫拉(Svetlana Sicular)在新聞稿中說 “過去的許多重大創新都會經歷暫時失業的過渡時期,之后是復蘇,然后是商業轉型,人工智能也可能會遵循這條發展路線。”
許多工作的生產率將因人工智能技術而獲得提高,數以百萬計的中層和低級職位將被取代,但同時也將會創造數以百萬計的高技能、管理崗位甚至初級技能崗位。
“不幸的是,大多數災難性的裁員警告都把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混淆了——這掩蓋了人工智能的另一面——智能增強。” 斯維特拉娜說。
人工智能已經被應用到高度可重復的任務中,在這些任務中可以對大量的觀察和決策進行分析。然而,將人工智能應用于非日常工作更有可能幫助人類,而非取而代之。人類和機器的組合,將比單一人類專家或由人工驅動的機器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原標題:還擔心人工智能搶飯碗?Gartner:創造的崗位更多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