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智能制造網 智造快訊】縱觀,近年來
3D打印在上的教育應用已經非常普及:美國幾乎每個中小學都配置了3D打印機,用于基礎工具設計與生活應用;英國的中學加入了3D建模及計算機應用;德國基于雄厚的科技力量,重點培養、提升3D打印等相關學科。
3D打印進校園 推動教育教學模式創新
在此背景下,我國有關部門先后采取了多種措施,大力推進3D打印進校園,并致力于促進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為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長遠健康發展,有關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早在2017年9月 ,在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就將“3D設計與打印技術的初步應用”列為一大重點內容。
2018年1月,教育部印發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其中,3D打印被納入《17-1834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和《17-1847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兩大文件中。在政策引導和業內人士的共同推動下,近兩年3D打印已逐步進入中小學校園,并日益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工具。
從總體來看,3D打印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校外培訓、中小學教學應用、高校教學應用、科研開發等幾種類型。目前,不僅各大高校開始積極設置3D打印實驗室,就連中小學也逐步引入
3D打印設備和教具。
對于高校教育而言,學生通過借助3D打印機等設備,可以親身體驗到橋梁、房屋等建筑模型的制作過程,并全面觀察某個建筑的外在結構,以此獲得更加深刻的體會。借助3D打印技術及設備進行人才培養,可以使技術與知識密切結合,給學生更多開放式的學習機會,讓課本知識能更有效地應用于實踐。
就具體學科而言,3D打印無疑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式。例如,數學學科。數學學科中關于立體幾何,在中學和小學都有相關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往往都是難點。以往在這部分教學內容上,教師大多采用畫分解圖,或者通過口頭講解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幾何體的變化,教具的準備往往費時費力,教學效果卻不理想。
有了3D打印技術后,教師可以很方便地給學生打印出所需的幾何體,并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切割或做其他的變化,這樣的教學方式可謂是事半功倍,有效破解了問題的難點。 又如,生物學科,3D打印可以讓細胞內部結構“活”起來,變得更加立體。
學生在學習細胞的結構、血管的構造、大腦皮層的結構等內容時,教師可以把細胞結構圖和血管結構圖放大并打印出來,也可以把大腦皮層的結構圖放大并打印出來。有了這些打印出來的材料,學生在學習時可以變得更加輕松。
實際上,不論是數學學科也好,生物學科也罷,通過運用3D打印技術,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可以實現有機結合。借助3D打印技術及設備建立起實物的三維模型后,學生能看到立體形象的實物模型,這樣就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深化對抽象概念的理解,讓學習充滿趣味。
據教育專家分析,3D打印不僅在校園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對于高??蒲幸惨饬x重大。借助3D打印機等設備,各高??梢赃M行多門學科的科研活動,進而大大加快科研進程,節約寶貴的時間,并推動科研新成果的面世。
歸根結底,3D打印進校園,不僅需要學校以開放的態度去接受這一新事物,更需要家長、教育部門等多方的支持。今后,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3D打印將在教育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傳統教育模式也將在3D打印等技術的推動下加快向著現代化方向轉變。屆時,我國的教育建設將會取得累累碩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