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本站原創】在剛剛過去的3.15晚會之上,一批利用智能
機器人撥打騷擾電話,非法獲取用戶隱私的互聯網企業遭到了曝光。包括11家企業在內,過去一直利用AI技術所研發的“電話機器人”進行自動營銷,不僅造成了用戶隱私的泄露,也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騷擾。
電銷機器人上榜3.15 行業發展向左向右有待選擇
上述互聯網公司的曝光,向我們揭露出了當前電銷行業滋生騷擾電話發展的真相。據晚會數據透露,“電話機器人”一天能撥出近5000個電話,一年可以撥出超40億個電話,目前行業在使用的設備數量已經多達3萬臺,日活躍量為5000多臺,“電話機器人”已經成為社會上騷擾電話盛行的“元兇”之一。
機器人成自動營銷神器
那么,究竟什么是“電話機器人”呢?簡單來說就是以推銷為目的,能夠自動向用戶撥打電話的智能機器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智能客服”。這種智能產品的誕生,主要離不開技術發展的推動和人力成本退散的逼迫。
眾所周知,傳統的電銷行業撥打電話主要依賴人工,企業要實現業績增長只能增加人工客服的數量。但近年來,隨著人口紅利的日漸式微,人力成本的快速攀升,人工客服的價格優勢已經被抹滅,傳統電銷方式的價值開始變得越來越低。與此同時,電銷行業作為工作單一、工資不高、競爭力強的一個行業,對電銷人員的吸引力也在不斷減弱,企業想要“招工”和“留工”變得愈發艱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技術的出現,自然受到了行業的高度關注。不少電銷企業通過應用“電話機器人”進行換人,不僅有效解決了行業人力成本上升、員工流失嚴重、工作積極性不高等問題,而且也帶動了行業發展的提效增速與轉型升級。電話機器人一躍成為了行業自動營銷發展的神器。
行業不規范致技術濫用
但所謂“物極必反”,電話機器人一旦展現出了強大的自主營銷能力,在如今行業、技術都還不規范的情況下,就容易受到企業的濫用。而也正是如此,才導致了騷擾電話的大肆盛行,以及用戶隱私的慘遭泄露。
由于電話機器人的成本比人工更加低廉,打電話的效率和質量更高,且能夠24小時無休作業,因此不少電銷企業應用電話機器人進行自主電銷。在大規模的應用之后,電銷行業不再受到成本、人才、效率、質量等因素的限制,打電話就變得更加頻繁,人們受到的電話騷擾也就大大加深。這并非空口白話,南方周末就曾發過一篇報道指出:“電話機器人出場后,騷擾電話半年飆升了6倍”,由此可見電話機器人對于騷擾電話的加持作用是多么顯著。
其實對于電銷行業來說,電話機器人的出現和應用在帶來提效增速發展的同時,就會無可避免的放大社會本身的一些頑疾。問題的關鍵不是電話機器人技術本身,而是在終的落地應用之上。如果企業只是為了不擇手段獲取利益而應用電話機器人,那么再、再先進的技術也只能淪為“披著智能外衣的騷擾電話”。
因此,在騷擾電話這個問題上,電話機器人技術和產品本身并沒有錯,錯的是企業的不規范應用。要進行整治單靠企業自律肯定不夠,還需要行業的監督以及政策的規范。此次3.15已經向全行業敲響了警鐘,未來發展有待進一步探索。
政策收緊未來有望轉型
目前,面對著電話機器人加持下“騷擾電話”的囂張氣焰,從去年開始我國已經出臺了專門的整治方案。工信部聯合13個部門下發了《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方案》,要在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間聯合整治騷擾電話產業鏈,定期進行歸類和公示。同時,聯通、移動、電信三大運營商也已經正式開啟了騷擾電話的維權整治工作,對騷擾電話進行人人喊打。
對于電話機器人來說,這可能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政策監管實現收緊、整治活動如火開展,將對電話機器人的普及應用帶來打擊。但與此同時這可能也是一個好消息,畢竟技術本身無對錯好壞之分,如果將技術用到騷擾電話的整治活動之中,電話機器人說不定能夠展現出更多價值和可能。
鑒于此,在行業發展面臨左右分歧選擇的情況下,電話機器人是遭受政策打擊日漸式微,還是通過轉換用途來重喚價值,我們有待觀察。但不管是何種結果,“騷擾電話”都會因為電話機器人的不同選擇而變得越來越少。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