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項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基于在經濟發展和軍事競爭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如今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與重視。以美、歐等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紛紛將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持續不斷的給予政策規劃和產業引導,以期搶占未來發展的產業高地。
而我國也不例外,自2013年將人工智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我國產業發展便愈發迅猛和清晰。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發布,以及2019年“智能+”概念的提出,更是樹立了到2030年的完整發展目標,讓各省市的發展規劃日趨成熟與細化。
截至目前,我國已有不少城市和地區對人工智能產業進行了定位布局和發展規劃,它們受到產業基礎、地理條件、區位環境等不同的影響,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程度及狀態。那么,這些省市已有的發展規劃和布局是怎樣的呢?現有具體發展又是啥情況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下吧!(以下只列舉了部分省市)
上海:加速創新應用,加快生態構建
在新近落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上海發布了《關于建設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構建創新生態行動方案》,對未來AI產業的發展做出新規劃和新行動。《行動方案》顯示,上海將聚焦實施7個專項行動,構建扎實的創新生態基礎,到2021年,全力打響人工智能“創新生態”標志性品牌。
其中,七項行動分別為:建設四+X融合創新載體;建設樞紐型創新平臺;建設15個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建設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人才隊伍;全力打造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場景;建立運作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構建人工智能治理體系。此外,《行動方案》還提出將加大對企業的紅利補助。
而在具體的發展細節中,8月31日上海也發布了第二批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囊括11個領域共19個場景。可見,未來上海將在創新應用和生態建設方面進一步發力,力爭成為我國人工智能城市發展的重要名片。
浙江:立足先發優勢,統籌全面布局
2017年,浙江發布了《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初步提出浙江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設計。《規劃》強調了AI產業發展的前瞻性、實用性、規范性以及市場主導等四個原則,并確立六方面重點發展工程,希望到2022年將浙江建設成全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區。
《規劃》認為,浙江要緊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的前瞻性部署:一要鼓勵技術攻關,加快AI基礎理論、核心關鍵共性技術、軟硬件支撐體系三方面的研究突破;二要加快與優勢產業領域融合發展;三要優化人工智能產業布局;四要推動人工智能示范應用;五要培育一批創新企業和企業;六要培育引進一批人才。
此外,為了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近兩年浙江還專門出臺了12條人才建設專項政策,為浙江AI的良好發展和長效推進補足了基礎的彈藥。
四川:擴大產業規模,打造全新增點
2018年3月,四川發布了《四川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2)》,表示力爭到2022培育30家國內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企業,形成核心產業超1000億元的人工智能發展規模,促進四川省人工智能產業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同時間,“四川省人工智能聯盟”也相應成立,該聯盟計劃整合學會、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多方資源,搭建產業發展新平臺。目前,四川約有125家人工智能及相關產業企業,其中人工智能應用領域有81家企業;未來,人工智能產業將成為四川省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安徽:立志成為示范,重點落實應用
2017年8月,安徽發布了《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被認為是安徽人工智能發展的“遠景圖”。規劃深度分析了安徽省自身的發展優劣勢和現狀,指出并確立了圍繞提升人工智能產業規模、打造人工智能產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思路。
安徽省計劃通過8年的探索建設,將自身打造成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先行示范和戰略高地。預計核心產業規模達到350億,相關產業規模達到2200億。為此,安徽將繼續在產業規劃上根據生態鏈不同分層而確定方向,在應用層面上實施“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在平臺建設上加速打造AI創新平臺,整體推動產業進一步發展。
而在具體實施中,其計劃通過引培工程、核心技術突破工程、數據開放整合工程、算力提升工程、智能升級工程、應用示范工程以及產學研聯盟工程等7大工程,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落到實處。
福建:六大任務確立,目標指向
2018年3月,福建出臺了《關于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計劃到2020年,培育50家以上國內有影響的人工智能“雙高”企業,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同時到2025年,部分人工智能產業將具有競爭力,人工智能成為本省產業轉型升級和新福建建設的核心動力,建設成為全國人工智能產業應用示范區。
《實施意見》提出了6項加快福建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重點任務:一是加強人工智能產業核心技術攻關;二是加快人工智能創新平臺建設;三是優化人工智能產業布局;四是強化人工智能示范應用;五是培育人工智能創新企業;六是聚集人工智能創新人才。
福建希望通過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創新示范平臺、培育一批人工智能企業、集聚一批人工智能人才,大力發展智能企業、智能服務、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推動數字福建建設應用邁向智慧化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