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動、半自動到全自動化
針對國內灌裝機行業近年來發生的變化,很多用戶深有體會。例如在2019年第58屆藥機展上,有參展觀眾表示,以前購買使用的都是手動、半自動的灌裝機,現在市場上研發的全自動化灌裝生產線能夠實現更高的自動化,從組合到壓蓋包括后期包裝都可以全自動完成,非常符合現代生產的需求。
自動化程度更高的灌裝設備帶來的其中一個好處是,產能得到大大提升,企業成本得到降低。據悉,有口服劑灌裝機企業為了提高設備產能,通過引進德國的優良技術,同時結合國內的實際需求,重新設計規劃設備,將產品應用到自己的范疇上去,使其產量比普通設備高出一倍以上,一般能達到200~250瓶/分鐘的產量,目前為國內比較高產的灌裝設備,受到不少用戶的青睞。
從單機設備到聯動生產線
對于一些大型藥企而已,單機設備已經難以適應大規模生產的需求,不僅效率低,占據空間,而且還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一體化的設備逐漸進入市場,更好的服務于企業。
目前,不少國產灌裝設備企業打造既可單機生產,又可與洗瓶機、干燥機等設備組成聯動生產線的機體,滿足不同企業的生產需求,且完全符合GMP要求。
未來需補足幾大短板
值得一提的是,和國外同類產品相比,部分國產灌裝設備還因性價比高,在一些藥機展上脫穎而出。
但不可忽視的是,與進口產品、國外優良的灌裝設備相比,國產灌裝設備行業還存在幾大短板,需要補齊。
其一,在結構設計方面,國產灌裝設備的整機結構的緊湊性需要提高,且結構需要合理化。其中結構合理化既包括零部結構的優化,提高設備可靠性,也要圍繞設備成本降低,以及操作方便和可維護性進行研究。
目前,已經有灌裝企業結合客戶對設備可靠性的實際需求,以現有的灌裝機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工藝要求以及結構特征,在滿足灌裝工藝要求的前提下,對現有灌裝機的某些功能結構進行改進,建立新型灌裝機的整體結構模型,提高了灌裝機的穩定性。
其二,使用壽命方面。國產制藥裝備的一個特點就是使用壽命比較短,經常有用戶在使用灌裝機的過程中發現大大小小的故障,經過幾番維修后,設備的壽命大大縮減。業內表示,設備的壽命與設備的選材、制造工藝等方面息息相關,需要設備企業發揮工匠精神,自律自強,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打造更精度、高質量、使用壽命長的設備。
其三,核心技術方面。國產灌裝機設備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很多企業都是依賴引進國外的技術、工藝,自身的創新研發能力還需要加強,才能不受制于人,提高核心競爭力。
(原標題:補足三大短板,國產灌裝設備行業才能再上新臺階)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