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市場對防護服、口罩等醫療器械需求暴增,其它相關器械包括 IVD行業的POCT檢測試劑、核酸提取儀器,基因測序技術及平臺,CT機等影像檢測設備,心電監測儀、血氣分析儀等產品,以及各種功能的醫療機器人也是需求銳增。業內認為,受益于市場發展、技術革新以及政策紅利,醫療器械行業將在不久后迎來爆發式增長。
行業迎來發展的發展機遇期
醫療器械是醫藥生物重要的細分行業之一,可以細分為高值耗材、低值耗材、醫療設備、體外診斷四個大類。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不斷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企業凈利不斷增長。
有數據統計顯示,中國醫療器械整體市場規模已由2014年的2556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5304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屬于醫療器械行業發展黃金期,預計到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超過9000億元。
市場將成下一個發力點
目前,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基本由中低端產品以及產品構成,中低端市場包括DR設備、CT機等產品,市場包括MRI、PET-CT等產品。早期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在中、低端市場占據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份額比例較大,有將近70%的比例,競爭格局呈現多而散的局面。
在市場中,由于其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不易研發制造,技術水平的限制和發達國家的資源壟斷等因素,行業中的產品一直主要依賴進口。但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結構已趨向優化,為了獲得更多市場份額,醫療市場必將成為下一個發力點。
醫療器械進口替代加速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增速不斷加快,并且“輕醫械、重醫藥”的現象有所轉變。在醫療器械產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影像診斷設備逐步實現進口替代,心血管支架領域,國產占比呈增長趨勢。個別產品,如超聲、監護等設備在市場的影響力也逐漸顯現。
但與此同時,必須要認識到,由于中國的醫療器械市場起步較晚,在 CT、核磁、內窺鏡等領域,在市場長期被跨國公司壟斷,國產制造企業依然任重而道遠。業內認為,隨著醫療器械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產品逐漸向定制化和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并且隨著人工智能、3D打印、醫療機器人等新技術的出現,未來中國醫療產業或發生巨大的變化。
(原標題:醫療器械行業,或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