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代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推進,中國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5G等領域正獲得更大優勢。而美國出于維護其霸權地位的目的,近年來加大了對中國華為等科技公司的打壓力度。在美國政府將打擊目標從5G延伸到半導體制造領域后,作為第一大芯片代工廠商的臺積電成為了業內焦點。
雖然華為在芯片設計領域具有很強實力,但是芯片制造卻基本都是交由臺積電代工。從目前來看,大陸地區在設計、封測等環節已經具備一定基礎,而在制造環節仍然受制于人。當前,除了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的臺積電外,其他芯片制造代工廠商大多位于美國。
美國不允許任何企業使用美國設備為華為生產芯片,這一新禁令有著很深入的影響,導致臺積電將不得不放棄華為的訂單。這意味著,華為的芯片供應或許會陷入困境,而臺積電也將空出大量的產能。在此前,華為海思是臺積電第二大客戶。
臺積電追加訂單猛增
目前,在芯片制造領域,臺積電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工藝水平都保持巨大優勢。在其他廠商的主要工藝技術還保持在12nm的時候,臺積電的7nm工藝已經很成熟了,且5nm工藝也已經在今年投入使用。因此,包括華為在內的很多公司都依賴于臺積電來生產更先進的芯片。
6月29日,有消息稱高通已經決定向臺積電追加7nm芯片的代工訂單。實際上,近期追加訂單的不只是高通一家,還有聯發科等芯片供應商。據悉,聯發科分三批向臺積電追加了5nm、7nm和12nm等不同制程的芯片代工訂單。早前還有報道稱,華為也緊急向臺積電追加了訂單。
對于臺積電來說,其5nm、7nm工藝的產能是有限的,短期內大幅擴充產能并不現實。如果華為確實有向臺積電追加緊急訂單,那么意味著臺積電必須從其他合作伙伴那里騰挪出一定產能,才能滿足這一需求。
鑒于美國給出的豁免期僅有四個月,臺積電在未獲得許可的情況下,只能為華為代工到9月份。因此,緊急為華為生產一批芯片確實有可能,這樣華為能夠增加短期庫存,以更好地應對禁令的影響。但是在豁免期結束后,也就是2020年的第四季度,原本給到華為的5nm、7nm產能不可避免會空出來。
對于華為來說,這是一大危機。不過,對于臺積電來說,其所受到的影響有限。雖然華為是該公司的第二大客戶,但是鑒于5nm、7nm工藝的“吃香”,這部分產能會迅速被其他芯片供應商所填補,因而臺積電大概率不會遭受什么損失。
華為將如何應對挑戰?
華為原定第四季產能已經幾乎可以確定將空余出來,因此臺積電將這一部分的5nm、7nm產能開發給其他客戶也已成定局。此番高通、聯發科先后追加芯片代工訂單或許于此相關。除了這兩大巨頭外,臺積電的主要客戶蘋果公司,以及AMD等其他企業也都相應增加了訂單。
在無法經由臺積電代工的情況下,華為在5nm、7nm領域必然難以直接獲得芯片,這對于華為接下來的研發、新品推出預計都將造成很大壓力。針對這一情況,相信華為早有準備,通過前期存貨應當可以支撐1到2年,暫時維持住市場態勢。
另外,華為在手機芯片等方面已經開始采用其他品牌的芯片,這也是一項不得已的選擇,但是能夠部分緩解當前的困境。而在中低端芯片方面,華為可以尋求從日韓歐等其他供應商獲得芯片,或探索由大陸代工廠生產的可能,預計影響相對緩和。
因此,對于現在的華為來說,基本上就是通過前期的存活和后期的研發、供應鏈調整等手段來逐步擺脫美國的制裁影響,用時間來換取空間,先做到活下去,再尋求擴張的機會。不管怎么說,憑借在芯片設計、5G網絡等方面的技術優勢,相信華為能夠撐過風雨,迎接更絢麗的彩虹。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