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十方匯聚。9月18日,在被稱為“四葉草”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第22屆中國工業博覽會正在迎來第四日的精彩。現場,超過2000余家制造業企業各展“絕活”,將24.5萬平方米的空間一次次加熱、升溫,可謂熱鬧非凡!
而展會開幕至今,本網已經帶大家領略了9大子展區中“工業自動化展、節能與工業配套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應用展、能源技術與設備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展以及科技創新展”的盛況,今天,就讓我們繼續走進剩下的幾個特色展區吧!
機器人展
位于7.1H和8.1H館
若問智能化時代哪項技術讓人印象深刻?毫無疑問得是機器人!
機器人不僅是現代工業制造轉型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智慧城市與智慧生活實現的關鍵助力。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為機器人的技術研發、制造生產和產業應用提供了良好環境。在此背景下,我國以工業機器人為主導,包括特種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在內,都取得了不錯成果。
不過,由于環境和汽車、3C等行業的影響,近兩年我國機器人發展曾出現短暫寒冬。再加上本土企業在核心技術、專業零部件、產品標準等方面的不足,國產品牌更是遭遇嚴峻打擊。好在,今年在疫情因素影響下,機器人在物流運輸、醫療服務、工業生產等方面價值的凸顯,讓產業發展重回正軌。
那么,在喜與悲、順與逆、高潮和低谷、挑戰與機遇的不斷轉換之間,機器人企業到底該如何把握和應對,才能取得更好的發展呢?
為回答這個問題,本次工博會特設了機器人展區,劃出7.1H和8.1H兩館供以眾多企業分享并展示自己的答案。其中,7.1H館為中國館,錢江、新松、哈工智能、節卡、遨博、配天等國內優秀機器人廠商同臺競技,以硬實力詮釋“中國制造”,向世界展示了國產機器人“彎道超車”的機遇、潛力與方向。
而8.1H館為“館”,機器人四大家族齊聚一堂,攜手眾多舉行新品亮相。例如ABB推出了IRB 1300小型六軸工業機器人、FANUC展出了CRX-10iA全新一代協作機器人,以及節卡帶來了共融系列協作機器人……透過各種新品,讓人們看到了“人機協作與智聯”的未來潮流與趨勢。
新材料產業展
位于7.2H館
新材料產業是我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持續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速崛起,以及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核心產業的不斷成長,我國新材料領域發展愈發迎來重要機遇,市場規模增長也愈發積極。
在此背景下,加上我國政府的頻頻政策加持,預計到2025年我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0萬億元級別。同時先進基礎材料、關鍵基礎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重點領域與新材料產業鏈各環節也有望取得突破性發展,產業生態服務將變得愈發健全與完善。
基于此,為真實反映新材料產業發展現狀,并把握行業脈搏,本次工博會也設立新材料展區,集中展示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在內的制造領域配套材料和石墨烯、高溫超導等前沿材料。
與此同時,本屆新材料展還緊密結合現實,展示出了一些與防疫有關的材料方案。比如上海石化研發的熔噴布專用料;上海制皂與上海氯堿合作生產健醫士84消毒液;以及金發科技研發的口罩熔噴布專用聚丙烯材料等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