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早新聞,盡覽天下事。2021年1月19日,智能制造網為您帶來周末昨夜今晨的科技資訊,涵蓋前沿科技、智能制造等諸多領域熱點話題,讓您能更快洞察行業風向、發現市場商機。新聞速覽如下:
【熱點關注】
聯發科5納米芯片獲國內廠商訂單
1月18日,據臺媒《工商時報》援引供應鏈消息稱,聯發科已獲得包括OPPO、vivo和榮耀在內的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5納米芯片訂單,并預計將在2021年第四季度逐步量產出貨。這款采用了目前為先進的5納米制程工藝的芯片被成稱為天璣2000。
哈佛大學研發出一組魚形水下機器人
1月18日消息,近日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和威斯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組魚形水下機器人,像魚一樣平靜地聚在一起,也可以自動導航并且尋找彼此,協作完成任務。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在水下機器人領域,展示具有內隱協調的復雜三維集體行為。
FAA批準第一批全自動商業無人機飛行
1月18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和路透社近日報道稱,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批準了第一批全自動商業無人機飛行,允許馬薩諸塞州的一家小型公司——美國機器人公司可以在沒有人工駕駛或觀察員直接觀察的情況下操作無人機。
我國已建成5G基站71.8萬個
日前,在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介紹,我國目前已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2021年預測5G建設將全面提速,全國有望新建5G基站超100萬個。
北京新版“充電站運營規范”4月實施
日前,北京市地方標準《電動汽車充電站運營管理規范》在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上公布,其將于2021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按照新規范,電動汽車充電站應引導燃油車不得占用充電專用泊位。同時充電站必須配專人巡檢。
新能源汽車專利20強榜單發布
日前,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推出《新能源汽車專利20強企業榜單》,比亞迪以9426件有效專利穩居總量,長安汽車、北汽新能源位列第二、三名,有效專利分別有5243件、4005件。蔚來汽車(包括蔚來控股、上海蔚來)的有效專利共1677件,主體合并后位列榜單第6名,在造車新勢力中排名第一。
深圳第二輪數字人民幣紅包體驗收官
1月17日,深圳市開展的“福田有禮數字人民幣紅包”正式結束。本次活動面向在深個人發放2000萬元紅包,每個金額為200元,紅包數量共計10萬個。截至2021年1月17日,95,628名中簽,使用紅包交易139,794筆,交易金額1,822.65萬元,紅包使用率超過9成。
【企業焦點】
華為渠道全面下架榮耀系列產品
1月18日,華為商城、App端口已全面下架包含手機、平板、路由器、智能穿戴在內的全部榮耀系列產品。1月12日,新榮耀自營商城正式上線。新商城將提供榮耀品牌相關的購物和服務,而榮耀新款手機V40系列也將于榮耀商城推出。
云跡科技宣布完成C輪融資
1月18日,服務機器人企業云跡科技宣布完成由啟明創投領投的C輪融資,中信證券投資跟投,原有股東騰訊、聯想創投、沸點資本、瀾亭資本持續加注。這是云跡科技在近10個月內完成的第2次資本運作,合計融資額達5億元。
眼控科技完成新一輪數億元融資
1月18日,聚焦在交通安全領域的人工智能企業上海眼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宣布:已經完成新一輪數億元融資,由恒信華業、徐工投資領投,南京中益仁投資等機構跟投。本輪融資將用于公司產品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及完善人才結構和組織能力建設,以便更高效的為客戶提供AI整體解決方案。
李書福接連卸任吉利兩大公司法人
據媒體報道,近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創始人李書福退出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總經理,由李東輝接任。與此同時,李書福還卸任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由其CEO徐志豪接任這一職務。
科大訊飛擬定增募資20-26億元
科大訊飛1月18日晚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不低于5955.93萬股(含本數)且不超過7742.70萬股(含本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低于20億元(含本數)且不超過26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天氣原因導致SpaceX推遲衛星發射
財聯社1月19日消息,由于天氣條件不好,SpaceX公司2021年首批星鏈衛星的發射時間被推遲。SpaceX原定于在美國東部時間周一上午8點45分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然而“回收區不利的天氣條件”使得該公司取消了這個計劃。
希迪智駕宣布完成B輪融資
日前,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希迪智駕”)宣布完成B輪融資,該輪融資由新鼎資本領投,老股東方正和生以及岳麓智芯、青蒿資本、湖南云發等跟投,2020年度融資金額超4億元人民幣。
主線科技與華為簽署合作協議
1月17日,主線科技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天津港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此次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合作關系的進一步深化,雙方將依托各自產品優勢,以互補、互惠、互利、共贏為目標,面向智慧港口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共同打造、驗證智能駕駛標桿解決方案,并聯合拓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