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機器人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傳統餐飲行業日漸煥發“第二春”。由“機器換人”帶來的無人化、智能化風潮,席卷傳統餐飲各領域,不僅減輕了人力成本增長帶來的重重壓力,同時也帶動了工作效率和服務的提升,增強企業利潤回報,有效推動了行業發展的轉型升級。
餐飲機器人應用成風
傳統餐飲行業發展,勞動力始終是根本。不管是前臺收銀、迎賓還是后臺下廚、清潔,都需要大量的人來做支撐。在此基礎上,當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且廉價時,餐飲企業可以大肆擴張,但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企業們就得考慮控制成本,提效增速。
而機器人,就是企業們減輕成本壓力、實現提效發展的關鍵所在。機器人可以承擔餐飲各環節工作,比如迎賓、點單、送餐、炒菜、清潔、結賬等等,同時還能7天24小時的無休工作。通過全方位的“機器換人”,能夠有效節約人力成本,升級服務質效,實現智慧發展。
基于此,自2006年以來我國陸續出現機器人餐廳,包括香港、廣州、廈門、合肥等多個省市在內,全國機器人餐廳數量已經達到數十家。近兩年,以盒馬、京東等為代表的電商巨頭開始布局機器人餐廳,同時以海底撈等為主的餐飲龍頭也相繼引入了機器人技術和產品。
此外,除了電商、零售商巨頭、傳統餐飲企業努力打造機器人餐廳外,在產業鏈上游,一批老牌機器人企業和初創企業也在積極致力于餐飲機器人的研發生產。據了解,現階段國內餐飲機器人企業已有十余家,其中不乏新松、普渡科技、優地、擎朗智能等新老企業代表。
廣闊商用前景如何變現
綜上所述,依托餐飲轉型的迫切需求,以及機器人所展示的強大價值,現階段餐飲機器人研發、生產和應用已經蔚然成風。尤其是去年以來,疫情所帶來的無接觸餐飲模式的興起,更是加速了餐飲機器人的落地和普及。在此基礎上,行業當前發展機遇凸顯,未來令人期待。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我國餐飲業收入已達到46721億元,比上年增長9.4%。2020年,餐飲行業的市場規模更是突破5萬億,藍海市場不斷涌現。隨著社會消費的穩步上升,各種刺激性政策的相繼出臺和落實,預計未來五年我國餐飲市場規模還將達到7萬億以上。
而在這7萬億潛力藍海中,餐飲機器人無疑還有廣闊應用空間可以探索和挖掘。除了傳統餐廳以外,在例如高校、醫院、辦公園區、工業園區等食堂,就完全可以引入餐飲機器人實現無人化生產和持續性作業,從而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利潤空間,提高消費者的就餐體驗。
當然,在邁向規模化、成熟化商用發展的道路中,餐飲機器人也還需要注意兩點。其一是食品安全性方面的保障。餐飲安全至關重要,在僅靠機器人的情況下食品安全不容有失;其二則是用戶體驗性問題。餐飲機器人必須加強人性化和智能化,升級功能性和用戶體驗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