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著導航、通信等技術的不斷突破,無人機發展愈發成熟,產業規模也愈發壯大。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已經突破200億元,與此同時,行業企業和產品也分別達到7000余家與40萬架,同比增長約76%和37%,可見發展態勢驚人。
在此背景下,無人機應用更加趨于深化與多樣,目前無人機在能源、農業、救災以及物流等行業得到了大范圍的應用和推廣。在電商行業快速發展、物流配送壓力持續增大以及無人機應用領域不斷擴展的基礎上,物流無人機行業發展速度加快,物流配送領域正成為無人機應用的新藍海。
當下我國物流市場規模巨大,但物流運輸方式還是以傳統運輸方式為主,此外,在物流配送中,“最后一公里”也成為物流業的運輸難題。數據顯示,我國末端配送成本已經占到物流業總成本的30%以上,有些甚至占到50%。
鑒于此,具有小批量、高頻次等特點的物流無人機,更加符合偏遠地區運載需求較低的實際情況,可以發揮得天獨厚的效率和成本優勢,能有效解決偏遠地區物流運輸不便、運輸效能低下等問題,同時還可以在鄉村物流、跨海島物流、邊防哨所、應急救災等場景開展立體應用。因此,無人機應用或將逐步改變整個末端配送的物流格局。
實際上,早在2019年,民航局便先后批準了順豐、京東進行無人機物流配送應用試點,同時向杭州迅蟻公司頒發無人機物流配送經驗許可。
截至目前,國內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飛行已累計達到1.5萬個小時,飛行架次超4萬架,試點范圍囊括四川、云南等多個地方,成效十分顯著。再加上疫情期間,無人機配送價值不斷凸顯,可以說物流無人機迎來了發展新階段。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2025年中國物流無人機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無接觸物流配送成為物流業新風口。在此背景下,物流無人機市場需求大幅增加,2020年,我國物流無人機市場規模接近16.8億元。物流無人機作為物流配送新方向,應用優勢突出。
2021年,中國民航局提出,在“十四五”期間,民航局將進一步擴大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范圍。國家日益看重鄉村振興,大力發展鄉村物流,無人機正成為推動鄉村電商物流發展的重要利器。預計未來五年將是政府與物流無人機產業協同推進監管政策落地的關鍵階段。
此外,打造無人機物流生態,同步發展支線無人機和末端配送無人機逐步成為行業共識。據悉,京東將推出支線無人機,正積極打造干線、支線、末端三級“無人機+通航”智慧物流體系。順豐推出了無人機物流生態系統,從而能加快無人機商業化運營進程。在順豐集團戰略中,逐漸搭建起“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三段式空運網。
與傳統陸路、航空貨運及物流配送模式相比,支線無人航空貨運與末端無人機物流配送相結合的模式具備較強的經濟性和適應性優勢。通過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無人機將提高物流配送的精準度以及加快速度,為減小物流盲區,實現邊遠地區、不同場景“有需要就能飛”的全覆蓋打下基礎。
盡管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物流無人機行業發展速度逐漸加快,物流無人機應用規模進一步擴大,但不可忽略的是,目前我國物流無人機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且相關監管政策有待完善,受空中管制較為嚴格。不過,整體來看,無人機在物流配送領域的發展前景仍值得期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