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相關產業政策的不斷深入,以及防治保障措施和技術的升級,地質災害防治行業仍將持續擴張,預計到2025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493億元。
“地質災害”作為一個專門術語用于概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和地面沉降等逐步為政府、社會和學術界所接受。
我國是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其中尤以地質災害為。在過去幾十年里,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數量眾多,導致的經濟損失十分嚴重,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損害。
近日,據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消息,2021年,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4772起,成功預報地質災害905起,避免直接經濟損失13.5億元。預測2022年地質災害總體趨勢接近常年或略偏低。不難看出,地質災害防治較為重要。
地質災害防治行業是指對由于自然作用或人為因素誘發的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現象,通過有效的工程手段,改變這些地質災害產生的過程,以達到減輕或防止災害發生的目的。
近年來國內發生的地質災害是以滑坡、崩塌類災害為主,2020-2021年國內滑坡災害發生數量占全國地質災害總數的比重超40%,相應地對滑坡類災害防治市場需求較大,包括滑坡災害監測與預警系統,錨固、抗滑樁、抗滑擋墻等技術設備以及系統工程等等。
根據財政部公布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財政支持規模,以及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中的財政支出占比數據,初步測算得到2021年全國地質災害防治行業整體市場規模約300億元,地質災害防治,儀器設備少不了。
監測儀器作為儀器儀表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環境監測、地質災害、工業生產等方面都有著極其突出的作用,保障著人們生產生活的正常運行。針對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地質災害隱患,聚焦位移、地應力、孔隙水壓力、降雨量等要素,分步驟、分階段研發出一批安全穩定、實用的技術和產品,提升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技術裝備標準化、智能化和工業化水平。
據悉,針對地質災害的監測儀器,其主要有滑坡預警伸縮儀、裂縫報警器、多參數采集傳輸儀、激光多點位移監測儀、位移自動監測報警裝置、磁致伸縮多點位移監測儀、地聲自動監測報警裝置、泥石流監測分析儀、含水量監測儀、傾斜預警儀、自動傳輸預警雨量計、泥石流視頻自動監視報警裝置等。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衛星遙感等技術運用到災害監測中,其可以對地表變形幅度進行監測,識別出地質災害風險,主要包括信息的獲取、傳輸、存儲和處理等環節。獲取信息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有攝像機、多光譜掃描儀、成像光譜儀、微波輻射計、合成孔徑雷達等。
未來,我們一定能看到更先進準確的監測儀器,大限度的監測到地質災害的發生,并且減少由此而帶來的危害。
結語:隨著我國相關產業政策的不斷深入,以及防治保障措施和技術的升級,預計到2025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493億元,監測儀器“新藍海”,發展前景可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