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方案》,支撐城市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目標的順利完成,2022年6月2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織召開了“城市碳監測評估試點技術培訓會”。
為保障城市碳監測評估試點后續工作順利推進,根據試點城市反映的主要問題,環境監測總站介紹了城市大氣溫室氣體監測數據聯網、高塔采樣系統、高精度氣象監測儀器、量值溯源與傳遞、溫室氣體監測儀器性能測試、高精度網格化排放清單編制、城市碳源匯同化反演等技術要求和答疑,并與試點城市進行了交流研討。
環境監測總站總工程師李健軍提出,各試點單位應充分認識到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的緊迫性和難度,積極推進城市高精度溫室氣體監測和清單編制,為點位布設、同化反演及清單的磨合匹配提供充足的研究時間;同時,試點單位應積極探索解決試點監測評估中的技術方法問題,充分應用火電廠直接源排放監測核算和統計清單核算在試點工作中的突破,建立城市總體碳排放同化反演的可比基礎。
去年9月,生態環境部印發《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方案》,選取13個城市開展大氣溫室氣體監測試點。其中唐山、太原、鄂爾多斯、麗水和銅川作為基礎試點城市;上海、杭州、寧波、濟南、鄭州、深圳、重慶和成都作為綜合試點城市。
此次13個試點城市有一些共同的監測項目要求:高精度CO2、高精度CH4、高精度CO、高精度氣象參數(風向和風速、溫度、濕度、氣壓、降水量)等,而且要求至少有1個點位監測碳同位素(14CO2)。
綜合性試點城市比基礎性試點城市多了一些選測項目,例如邊界層高度、風速的垂直廓線、生態系統CO/CH4通量、地基遙感CO2/CH4柱濃度、碳同位素(CO2)等項目。據悉,碳同位素(14CO2)等項目采用手工監測外,其他項目要采用在線監測。
因此,各試點城市也在自行開展一些儀器的比對測試。據悉,像上海、成都、重慶等經濟實力和技術力量有條件的城市,都在計劃展開儀器應用的研究,還有的在做一些衛星、遙感監測資料的分析。
專家表示,對于的固定源排放來講,無論是CO2還是CH4的監測,國產儀器設備成熟度相對較高。但是環境空氣屬于比較新的領域,監測方式和技術難度較大,國產儀器需加大研發力度,部分產品已經有了一定的突破,但仍需根據應用測試情況來進行綜合評估,用數據說話。
資料來源: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中國環境app、生態環境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