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環境下滋生的無接觸配送服務需求使得餐飲行業的智能化發展進一步提速,餐飲配送機器人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作為補充運力的重要方式,餐飲配送機器人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規劃好行程路線,及時將餐品配送到消費者手中。
從外觀上看,餐飲配送機器人現在的樣子更像是餐車,擁有四個輪子和幾層可以擺放餐盤的置物架,它們可以靈活躲避路途中的障礙物,自動完成配送食物至指定餐桌的任務。但早期它們的外觀卻并非如此。
根據蘇州穿山甲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在其2016年新三板公開轉讓說明書的介紹,2014年至2016年間該公司生產的送餐機器人分為四個系列。這四個機器人在外形上均設計成模仿真人服務員端盤子的形象,而不是現在的“餐車”形象。
歷經近十年,究竟是什么讓餐飲配送機器人的形象從早期的人形演化成現在的“餐車”?其實,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人形機器人送餐的效率并不高,而餐車形狀不僅能縮小體積,還能擴大容量、增強移動的穩定性,配送效率更高。
除了外形上的變化,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淀,餐飲配送機器人的智能發展水平也上了一個新臺階。
餐飲配送機器人的技術核心
餐飲配送機器人根據移動方式可劃分為有軌餐飲配送機器人和無軌餐飲配送機器人。有軌餐飲配送機器人指按照餐廳地面上環繞餐桌設置的既定軌道模塊進行運動的機器人,所使用導航技術根據定位方式不同可分為磁導航技術與RFID 定位技術。
無軌餐飲配送機器人所使用導航技術根據定位方式不同分為UWB定位技術與全自主導航定位技術。從組成看,餐飲配送機器人配備了芯片、控制器、減速器、驅動裝置等核心硬件,環境感知、運動控制和人機交互等核心軟件,具有自動餐飲配送、自主充電、自主導航、自主避障等實用功能。
綜上,無論是有軌餐飲配送機器人還是無軌餐飲配送機器人,其核心技術都是定位與導航。那么國內的餐飲配送機器人企業在這方面進展如何呢?
以擎朗智能為例,擎朗智能在餐飲配送機器人領域深耕多年,憑借室內定位導航系統、智能安全避障與調度協作系統等技術優勢和早期的用戶積累,成為我國餐飲配送機器人領域的頭部玩家。目前其下屬有三家工廠,年產能可達15萬臺,在保障優質供應鏈的同時,實現了機器人整機系統及核心零部件全自主研發,有效做到了成本控制。最新數據顯示,在2021年中國餐飲配送機器人市場中,擎朗智能已搶占一半份額穩居第一,市占率達51%。
當然我國餐飲配送機器人行業還有很多廠商,普渡科技、獵戶星空、穿山甲等企業均有不同的產品生產。當前環境下,配送機器人在餐飲領域加速鋪開并以餐廳場景為切入點積極開拓KTV、酒店等新場景。火鍋店是機器人在餐飲領域重點部署的市場,擎朗智能、普渡科技的機器人產品均有滲透海底撈、呷哺呷哺等大型火鍋店。此外醫院、政府等場景為配送機器人帶來巨大的市場潛力,憑借著企業軟硬件實力提升和大批量生產的優勢,積極布局多場景延展等,我國餐飲配送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值得期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