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阿里巴巴發布了2022財政年度第四財財報,當季營收2040.5億元,同比增長8.9%,調整后凈利潤198.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4%。
在技術研發上,阿里巴巴也公布了過去一年的重要進展。記者從分析師電話會獲悉,阿里集團首席財務官徐宏披露,過去一年,阿里巴巴技術投入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3年來一直在穩步增長。
阿里表示,將在科技、創新密集領域繼續堅定投入。
技術投入是衡量企業創新力的關鍵指標。據了解,目前,阿里巴巴在全球設立了七個研究中心,布局超過16個底層技術領域,向全社會開源技術項目超3000個,累計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獲全球發明專利授權超1萬件。
近三年,阿里巴巴專利投入中超60%集中于云計算、人工智能、芯片等硬核科技領域。
今年4月份,阿里巴巴宣布在旗下的云服務ECS g8m 實例中使用自研的倚天710 CPU,主要針對通用計算、云原生以及Android in Cloud等場景,號稱是阿里云算力性價比最高規格族。
此外,阿里還對比了上代使用第三代Intel Xeon可擴展處理器(Ice Lake)的情況,后者基頻2.7 GHz,全核睿頻3.5 GHz,倚天710是2.7GHz頻率,ECS g8m 實例算力性價比提升100%,并且網絡、存儲性能指標對比上一代ARM實例提升100%。
倚天710采用業界最先進的5nm工藝,單芯片容納高達600億晶體管;在芯片架構上,基于最新的ARMv9架構,內含128核CPU,主頻最高達到3.2GHz,能同時兼顧性能和功耗。在內存和接口方面,集成業界最領先的DDR5、PCIe5.0等技術,能有效提升芯片的傳輸速率,并且可適配云的不同應用場景。
阿里巴巴近一年重大技術研發成果一覽——
阿里云底層自研技術:
● 新一代虛擬化技術神龍4.0架構發布,云計算首次進入5微秒時延時代。
● 發布全球首款“云定義存儲”產品阿里云CDS。
● 洛神云網絡3.0新平臺架構發布,獲2021 CCF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一等獎”。
● 自研云原生服務器“磐久”系列發布,服務器交付效率提升50%。
● 服務器操作系統“龍蜥”開源,支持x86、ARM、RISC-V等主流架構。
● 自研數據庫PolarDB進一升級,實現計算、存儲和內存資源三層解耦。
● “大數據+AI”平臺“靈杰”開放,提供高性能訓練推理、毫秒級數據分析能力。
達摩院基礎研究:
● 新型量子比特芯片兩比特門操控精度達99.72%,實現此類比特全球最高。
● 物流無人車小蠻驢配送超1000萬單,刷新國內末端無人配送紀錄。
● 多模態大模型M6升級至10萬億參數,成為全球最大規模AI預訓練模型。
● 深度語言模型體系AliceMind在機器視覺問答VQA挑戰中超越人類基準。
● 新型存算一體架構AI芯片研發成功,特定AI場景性能提升10倍以上。
平頭哥造芯:
● 平頭哥發布5nm通用CPU芯片倚天710,性能領跑全球ARM服務器芯片。
● 開源RISC-V系列處理器及基礎軟件,超25億顆國產芯片采用玄鐵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