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團體標準制修訂計劃,近日,《混凝土智能振搗施工技術規程》(計劃編號 T/CSPSTC-JH202109)、《土石壩碾壓施工過程實時監控技術規范》(計劃編號T/CSPSTC-JH202208)、《沉管法隧道結構服役狀態評價技術規程》(計劃編號 T/CSPSTC-JH202129)三項團體標準已完成征求意見稿,現已面向相關單位公開征求意見,2022年9月23日前截止。
據了解,《混凝土智能振搗施工技術規程》是由河海大學、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等提出并牽頭起草,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歸口;《土石壩碾壓施工過程實時監控技術規范》是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等提出并牽頭起草,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歸口;上海市市政公路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等提出并牽頭起草,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歸口了《沉管法隧道結構服役狀態評價技術規程》。
《混凝土智能振搗施工技術規程》創新性提出混凝土智能振搗技術要求,對振搗設備、工藝參數采集、工藝互聯、施工期三維建模、振搗質量饋控系統等各方面進行約束和指導,不但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智能振搗施工質量,而且填補國內外該技術領域規程空白。
《土石壩碾壓施工過程實時監控技術規范》團標的制定,將進一步規范利用高精度定位技術進行土石壩施工過程監控技術的應用,為大壩建設進度與質量的控制提供重要的技術手段應用規范,對目前水利工程建設的進度與質量的保障提供重要的標準依據。
由于外環隧道承載著大量重載車輛通行任務,隧道出現了較為嚴重結構開裂和滲漏水等問題,亟需進行大修改造,但目前行業內缺乏相關性能檢測評估的專項指導下文件。《沉管法隧道結構服役狀態評價技術規程》標準的制定,既考慮標準前瞻性又顧忌沉管法隧道結構服役狀態評價技術的應用條件和生產實際,使得沉管法隧道結構服役狀態評價應用有標可依、有據可依。
《混凝土智能振搗施工技術規程》、《土石壩碾壓施工過程實時監控技術規范》、《沉管法隧道結構服役狀態評價技術規程》三項團體標準具體內容,詳見下文附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