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位不好找、停車技術差……在外出停車的過程中,你是否有這些困擾?現在,這些擔憂都將煙消云散,因為它——停車機器人來了。
日前,香港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智能停車場A(1期)項目在港舉行啟動儀式。該項目由中集旗下企業中集物聯承建,可提供1550個停車位,全部采用AGV停車機器人自動泊車。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停車場。
機器人停車最早可追溯到2014年,德國杜塞爾多夫機場推出了AGV泊車機器人,主要應用在機場代客泊車上。2016年,國內首座AGV停車庫在南京建成。自2016年起,我國累計建成車庫達49多座,從事相關研發的企業達十余家。
機器人停車的優點
停車更加便捷,節省停車時間。在使用自動泊車技術后,駕駛員只需將車輛停到停車出入口后,就可刷卡離開。智能停車機器人將自動把汽車從停車平臺搬運到停車位,每秒最快行駛距離可達1.5米,節省了大量時間。
提升安全系數,減少停車損失。新手司機在停車時因不熟悉環境等因素與其它車輛發生剮蹭的情況不在少數。采用停車機器人后,人們可以通過使用停車機器人實現精準停放,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磕碰損失。
提高停車效率,緩解交通擁堵。停車場內因人為因素造成堵塞情況、停車位資源浪費的情況時有發生。停車機器人應用后,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機器人停車的應用案例
日前,安徽省內機器人智能停車樓皖能大廈已正式投入運營。該停車場項目位于馬鞍山路皖能大廈北側,總共七層,建筑面積約7800㎡,能容納210個“機器人”停車泊位。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停車樓共有4228個停車位,通過將停車樓內128個車位規劃為自動導引車位,停車空間能提升30%。
杭州市余杭區臨平地鐵站旁的平板式智能停車機器人,通過機器人自適應不同車型的輪距、軸距,直接夾取車輪,兩個停車機器人為一組進行協同工作,將車輛運送至指定位置。
徐州市展覽館地下停車場新方案采用了目前較為先進的AGV“機器人搬運”停車泊位增至236個,地下停車場設計為地下2層,采用智能停車服務機器人進行自動化泊車,地下空間無人停留,不與地鐵站連通。
使用停車機器人,能夠大幅減少停車場的公攤面積,實現同等面積條件下可規劃車位數最大化,也可減少人到停車場電梯等設施的投入。為車主提供“即存即走”的停車新體驗,從技術發展到改變消費者的停車習慣。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