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緯景儲能官微消息,9月21日,緯景儲能宣布,公司在6個月內連續完成數輪融資,共計融資金額超4億元。投資方包括高榕資本、松禾資本、群青聚能、大數長青、真格基金等。
據介紹,所募集資金用于鋅鐵液流電池的持續技術創新,以及多個吉瓦級產能“超G工廠”的建設和投產,目標直指大幅降低液流電池的度電成本并提升儲能電池的產能,以技術和產品賦能儲能系統集成商、新能源電廠、電網、儲能電站、包含充電樁運營方在內的工商業等用戶側。
資料顯示,緯景儲能成立于2018年,主營業務儲能電站、儲能技術的開發、儲能設備的銷售等。該公司擁有全球領先的鋅鐵液流電池技術,同時具備完備的供應鏈能力和量產能力。
公司相關業務方面,2021年10月,緯景儲能與江西電建合作的江西省余干縣200kW/600kWh“智慧能源示范項目”成功并網。據了解,該項目儲能系統包括1個200kW/600kWh鋅鐵液流電池單元,經儲能雙向變流器、就地升壓變壓器升壓至10kV并網。
今年以來,緯景儲能已經在國內部署了多個GW級別的量產工廠。7月,緯景儲能與湖北省宜昌市政府簽署協議,確定在鋅鐵液流新型儲能電池智能制造以及儲能站項目上進行合作, 建設年產能3GW的“緯景儲能超G工廠”。
同在7月,緯景儲能位于珠海的智能制造基地(超G工廠)奠基動工,該超G工廠年產能達1.5GW。
緯景儲能表示,未來,緯景儲能將持續加速發展智能制造能力,快速提升鋅鐵液流電池的產量,并堅持技術創新,持續提高產品的性能和經濟性,以匹配多元的電力服務應用場景,賦能儲能系統集成商、新能源電廠、電網、儲能電站、包含充電樁運營方在內的工商業等用戶側。
在過去的幾年里,液流電池并沒有像鋰電池那樣吸人眼球,據數據統計,2021年,中國電化學儲能裝機中,鋰電池的功率占比超過9成,其次是鉛蓄電池,占比5.5%,液流電池以及其他電化學儲能技術分別占2.9%、0.6%。
直到今年6月底,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征求意見稿)》,規定中大型電化學儲能電站不得選用三元鋰電池,且不宜選用梯次利用動力電池(主要來自于鋰電池)。
全釩、鐵鉻、鋅鐵等液流電池才開始慢慢步入人們的視野,全釩電池相關概念股集體上漲。液流電池具有容量高、使用領域廣、循環使用壽命長的特點,其中釩液流電池成熟度最高,商業化進程最快。
與鋰電池相比,液流電池是將能量儲存于水性電解液中,基本上沒有燃燒爆炸的風險,而且進行電池擴容也簡單,只需增加電解液即可,沒有復雜的拆解程序。同時,我國液流電池的原料儲藏非常豐富,價格低廉,性價比高。
不過,液流電池相較于鋰電池的缺點也很明顯,一般的液流電池能量密度低(大約在15~85Wh/L),而鋰電池的能量密度能接近500Wh/L,所以液流電池基本上只適用于儲能這一個場景。
此外,在技術方面,各種液流電池也面臨著離子交換隔膜依賴進口的難題,目前國內自產的離子交換膜的市場滲透率低,距離取代進口還有一段距離。
除滲透膜外,各個技術路徑的液流電池仍面臨著待突破的難題!
比如全釩液流電池雖然是商業化最成熟的技術,但其工作溫度被限制在5~40℃,可應用范圍少;鐵溴液流電池(20~50℃)、鋅鐵液流電池(10~45℃),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鐵鉻液流電池的普適性相對來說更強一點,工作溫度為為-40~70℃,但鐵鉻液流電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只能達到20Wh/L,在液流電池中屬于最低的那一檔。
雖然儲能賽道今年備受資本市場的關注,但從整體看來,液流電池市場規模小、市場認知度低、產能不足,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相關機構預測,未來10年液流電池有望進入高速增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