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中國證監會關于首次招股說明書的反饋意見后,2月10日,江西九嶺鋰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九嶺鋰業)更新了招股說明書,最為明顯的變化是新增了2022年上半年的經營和財務相關數據,以及還增加了新的募投項目并大幅提高了募資金額。但同時也存在并顯現出一些重要問題。
九嶺鋰業主要從事鋰鹽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形成了含鋰礦石開采、礦石分選綜合利用、鋰鹽提取及加工的垂直一體化產業鏈。公司核心產品為電池級碳酸鋰和工業級碳酸鋰,主要客戶包含中礦資源、多氟多、湖南裕能、豐元股份等行業內知名企業,產品已進入寧德時代、比亞迪、特斯拉、上汽集團等核心電池和新能源汽車廠商的供應體系。
去年7月,九嶺鋰業遞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沖刺上交所主板IPO,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7941.18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5.00%。
彼時,九嶺鋰業擬募資約7.6億元,而據最新的招股說明書,九嶺鋰業發行的股份及比例仍保持不變,但募資金額提升26.7億元至34.3億元。同時募投項目也發生變化,新增豐城九嶺新能源材料生產項目,擬投入資金24.7億元,這也是九嶺鋰業IPO投資最高的募投項目。
募投金額和募投項目產生的變化,同時暴露出兩大問題。一是估值大幅波動。自2021年股改至2022年,九嶺鋰業已經進行了5次增資和1次股權轉讓,伴隨而來的是變化巨大的估值。
2021年11月22日,九嶺鋰業第四次增資,新增股東嘉興頎博、廣東廣祺基金和臺州銀祺基金,嘉興頎博股東背后有上汽投資的身影;后兩者則均有廣汽資本的身影。此時九嶺鋰業的估值為百億。2022年進行股權轉讓時,九嶺鋰業估值升至125億元。也就是說,短短一年內,九嶺鋰業的估值飛漲近10倍。
但據2022年7月首次披露的招股書,募集資金約為7.6億元。以此推算,九嶺鋰業估值不超過50.67億元。
2023年2月,再次更新后的招股書顯示,九嶺鋰業募資金額提升至34.3億元。按此計算,公司估值比半年之前高出了3.5倍。
九嶺鋰業估值的大幅提升,或許是2022年的業績實現了數十倍的增長。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九嶺鋰業營業收入從2.72億元提升至21.76億元,凈利潤從0.26億元提升至13.02億元。
但不可忽視的是,九嶺鋰業的主營產品碳酸鋰周期性非常明顯,“有20萬元的昨天,也可能有4萬元的明天”。上海鋼聯2月15日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漲當日跌2500元/噸,均價報44.9萬元/噸,較今年初約52萬元/噸的價格,下跌近16%。
也就是說,2022年鋰價上行至高點,九嶺鋰業的業績大幅上漲,順勢提高融資金額,擴大產能規模。
2021年九嶺鋰業碳酸鋰產量為1.2萬噸,而此次新增的募投項目將使產能擴大4倍:“豐城九嶺新能源材料生產項目”將新建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產線,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年產5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及相關副產品生產能力。
如若最新招股書未新增豐城九嶺項目,九嶺鋰業的鋰鹽產能不足將暴露得更加充分。尤其是募投項目中的年產1萬噸高純碳酸鋰改建項目,這只是對原產品進行深加工,并非進一步擴充產能。
當然,暴露的不僅僅是九嶺鋰業鋰鹽產能不足的問題,還有鋰資源的儲備不足。2019年九嶺鋰業含鋰礦石的開采量為46.1萬噸,無法滿足生產需求,因此存在8.77萬噸的外采量。
2020年和2021年九嶺鋰業許可開采量大幅提升為150萬噸,實際開采量也幾乎接近許可開采量,分別為135萬噸和150萬噸,而且2021年還有約26萬噸的外采量。2022年的可開采量仍為150萬噸,上半年已經開采了43.49萬噸。
對外銷量整體處于較低水平,2022年上半年對外銷量則是為零。不難看出,在許可開采量已經達到極限的情況下,九嶺鋰業的鋰精礦基本全部自我消化了。
目前,九嶺鋰業通過控股子公司春友鋰業持有宜豐縣花橋大港瓷土礦,該礦山累計探明含鋰瓷石礦資源儲量9,191.94萬噸(122b+333),折合碳酸鋰當量約100萬噸,其中已辦理采礦權證可開采量共計4,774.51萬噸,折合碳酸鋰當量約45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春友鋰業由九嶺鋰業和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宜春時代新能源資源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為70%、30%。
如果九嶺鋰業想要繼續提升鋰鹽產能,同時保證新增募投項目的順利實施,要么增加自有礦產的許可開采量,要么外購精礦。
此外,最新招股書還有一個信息值得關注。通常來說,由于電池級碳酸鋰的工藝要求較工業級碳酸鋰更高,因此其價格也長期更高。然而,在2022年上半年,九嶺鋰業的電池級碳酸鋰卻一反常態,售價低于工業級碳酸鋰。對于此變化,招股書并未給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