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極材料方面,公司通過采用快離子導體作為包覆材料,合成正極材料應用到固液混合電池,有機無機復合固態電池,硫化物全固態電池。
在固態電解質方面,公司固態電解質已實現噸級生產,產品穩定可靠,在固態電池體系中效果良好,產品可應用于3c電池和動力電池等多個領域。
在鈉電池材料方面,廈鎢新能表示,公司在鈉電正極材料布局較早,目前鈉電層狀主流為單晶路線,公司憑借鈷酸鋰與三元材料高電壓路線的數據積累和技術儲備,快速發展鈉電材料并取得市場優勢。
除新型材料積極推進研發外,廈鎢新能正發力擴充三元前驅體產能。
1月11日,廈鎢新能年產10萬噸三元前驅體項目正式簽約落地貴州福泉。此次項目廈鎢新能擬將與盛屯礦業(600711)共同合作,投資28億元。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預計投資約12億元,建設年產4萬噸三元前驅體生產線;二期預計投資約16-17億元,建設年產6萬噸三元前驅體生產線。
1月8日,廈鎢新能海璟基地鋰離子電池材料擴產項目開工,為4萬噸/年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業化項目。項目達產后,將使海璟基地正極材料年產能達到8.5萬噸。據悉,廈鎢新能為廈門鎢業全資子公司,目前擁有鈷酸鋰、錳酸鋰、三元材料及磷酸鐵鋰等生產線。
2022年11月,廈鎢新能宣布,擬與中色國貿在安徽省銅陵市合資成立中色正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年產6萬噸鋰電正極材料前驅體(含2萬噸四氧化三鈷、4萬噸三元前驅體)生產線。
此外,廈鎢新能還有寧德基地擴產項目,以及四川雅安磷酸鐵鋰等項目。
據業績快報,廈鎢新能2022年鋰離子正極材料銷量為7.96萬噸,實現營業總收入287.43億元,同比增長80.5%;實現歸母凈利潤11.21億元,同比增長93.66%。
廈鎢新能稱,2022年公司持續開拓三元材料市場,高電壓車載三元材料由于性價比優勢明顯,訂單充足,銷售同比顯著增加,2022年公司三元材料銷量實現4.64萬噸,同比增長71.30%。
同時,鈷酸鋰銷量為3.32萬噸,仍穩居龍頭地位。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