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易也傳出布局
機器人的消息,根據天眼查等APP的信息顯示,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兩家新公司,分別是注冊資本100萬的網易牽波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和注冊資本500萬的杭州網易軒之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前者經營范圍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系統集成服務、人工智能硬件銷售、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而后者為智能機器人的研發和銷售。
巧合的是,之前被炒的很火的具身智能概念,由聰明的大腦(AI)和靈活的肢體(機器人)組成,“AI+機器人”的模式備受關注,這次網易的兩家新公司,正是一家負責人工智能(AI)的軟硬件,一家負責研發智能機器人。網易全資兩家新公司,既可以統籌和整合雙方的資源,又可以讓兩家公司分擔風險,做到利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的兼顧。
作為國內互聯網的頭部企業,網易與其他企業一樣,開始關注到機器人這個賽道,但與其他大咖企業不同的是,相比華為、小米等,網易在機器人新公司的投入似乎大打折扣。
小米最早拉開互聯網科技公司入局機器人的帷幕,今年4月21日,小米注資5000萬成立北京小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曾學忠出任新公司法定代表人。小米曾就在發布會上為大家帶來人形機器人(Cyberone)和機器狗鐵蛋(Cyberdog),一只可以站立、翻滾的機器人購入價僅需9999元,比波士頓動力等動則幾十萬的機器更具性價比。
6月中旬,華為傳出消息,注資8.7億成立新公司東莞極目機器,華為制造部總裁、與余承東同級的新晉董事會常務董事李建國擔任法人代表。盡管在公布的經營范圍內并不能直觀看出華為本次的新公司是為了制造機器人,但華為近些年在機器人領域的動作不少,從華為已提交申請的一些專利如“一種機器人手臂及機器人”、“一種機器人避障方法、裝置和系統”等信息中不難發現,華為對機器人領域有極大的興趣,加上華為前期就開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具身智能很可能也是新公司的目標之一。
就在幾天前,字節跳動也宣布了要開始造機器人,并要擴大團隊人數。據悉,目前字節機器人團隊隸屬于字節 AI Lab(人工智能實驗室),團隊目前已經有50人,計劃年底擴軍至上百人,AI Lab總監李航親自掛帥。
字節對自己造機器人有明確的目標,主要分為兩個路線走:一是利用機器人優先服務字節的電商履約需求;二是關注前沿技術,探索把AI大模型能力用到機器人上,現階段主要目標是制造能在倉庫里分揀、打包貨物的移動機器人。
但物流界的機器人明星可不少,京東、菜鳥等電商倉庫已經運用機器人多年,極智嘉、快倉等物流機器人在國內外都飽受好評,新興初創企業魔倉機器人等又陸續獲得大額融資,這個賽場已經不乏明星選手,字節跳動此時入場,如果不能和前輩們較量較量,也許只能讓自家的抖音電商成為出貨口了。
看過了同行的注資額,小米的5000萬、華為的8.7億,似乎這次網易的600萬兩家公司金額微不足道,但網易在機器人領域的作品并不遜色。
在剛剛開幕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網易伏羲基于AOP理論思想及自研工業大模型,推出國內首臺無人裝載機器人和挖掘機器人,參與到礦山、鐵路等一線場景的建設。無人裝載機器人由網易伏羲和中建八局聯合研發,基于拌和站場景研發的高智能化、全自動化的一款主力工程機械。
攪拌站招工難一直是個困擾著建筑企業的問題,作為工地的基礎供給點,這里需要24小時運行,并且產生大量不利于人身體健康的顆粒物,如何減少人工參與攪拌站的工作,同時保證生產效率,是這次網易伏羲推出的這款機器人的重要任務之一。一個雙機180機組拌和站標準配置為2臺裝載機+4個司機,而采用無人裝載機替換后,現場僅需1名司機處理1%的特殊狀況,其他99%的情況下都可以實現無人全自動上料操作。
注資額并不太重要,好的產品才是打天下的關鍵,背靠網易這座大山的兩家新公司擁有著不錯的資源和人才儲備支持,或許也能成為機器人領域的黑馬企業,為中國的機器人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