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和共享化——汽車產業的“新四化”進程正如火如荼。在這場變革中,座艙作為智能化的核心部分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中,車載顯示產品作為智能座艙的視覺解決方案,在高階顯示技術的幫助下能為用戶帶來更好的差異化感受和視覺體驗享受,目前已成為旗艦車型和中高配車型核心賣點之一。
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統計,隨著車載顯示技術不斷迭代升級與滲透,預計到2025年國內車載顯示市場將突破1505億元。其中中控屏、全液晶儀表、HUD 、后排娛樂屏、流媒體后視鏡、CMS的國內市場將分別達到408、354、202、231、34、76億元。
在座艙顯示持續升級的背景下,如何保證顯示屏幕的質量,同時更好地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功能設計,并降低成本,對硬件裝備和制造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車載顯示裝備機遇與挑戰并存。
汽車智能進入“下半場”,顯示設計走向“無界化”
車載顯示作為人機交互的重要窗口,是座艙智能化變革最直觀的體現。
據中電科風華信息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中電科風華)預測:未來1-2年,主機廠單車平均屏幕搭載數量或將達到7個,“液晶儀表+中控屏+HUD”或成標配,三屏模式將開啟3.0信息交互時代,副駕娛樂屏、流媒體后視鏡、電子外后視鏡等成為主要選配產品。
除上述三屏外,后艙的娛樂、CMS、A柱、扶手屏,包括將來的車窗顯示,天幕顯示等,車里的屏會越來越多,并逐漸連到一起,實現車載屏顯的“無界化”設計,帶來更好的人車交互體驗。
“三聯屏”大勢所趨,裝備制造何去何從?
聚焦當下,三聯屏已成為汽車中心
控制器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能提高車輛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還極大提高了駕駛安全性和舒適性。越來越多的車廠為自家的高端車型配裝三聯屏。相應的就制造工藝而言,設計的多樣化,內附功能的復雜化,對生產設備、工藝水平、材料等均提出了較高要求。
整體來看,車載顯示屏面臨的工藝難題主要涵蓋以下方面:
首先,車載顯示屏尺寸越大,制造過程越復雜,相應的對工藝的穩定性要求越高。車載顯示屏需要滿足極其苛刻的環境可靠性和極低的故障率要求,還要經受住惡劣環境的考驗,因此整車廠對車載顯示屏的生產加工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精度的生產設備以及穩定的工藝可以大大提高顯示屏產品的可靠性。
其次,車載顯示屏的不規則性相較于手機、電腦、電視等規則屏,對切割、貼合、除泡、邦定、背光組裝等核心工藝要求更高,先進的工藝制程設備是完美產品的前提和保證。
最后,隨著OLED等顯示技術應用于車載顯示,更柔更薄的產品形態,勢必會要求生產工藝提升、生產設備迭代,持續的新工藝研發投入成為車載顯示供應商競爭的核心焦點。
面對“三聯屏”的發展趨勢,以及裝備制造的工藝難題。以中電科風華為代表的設備商和制造商積極探索,持續賦能智能座艙顯示設備的發展。
“屏”實力,中電科風華彰顯裝備優勢
中電科風華成立于1998年,乘著車載顯示發展的東風,基于自身豐富的半導體顯示裝備經驗,中電科風華積極布局車載顯示裝備,目前已實現8-32吋車載顯示的整體“交鑰匙”工程。
針對“三聯屏”的設計趨勢,中電科風華推出了“三聯屏精密貼合組裝生產線”,在單個CG蓋板上,可以連續真空貼合三塊顯示模組。據中電科風華營銷總經理董哲介紹,借助三聯屏精密貼合組裝設備,目前“中控+主駕屏+副駕屏”最長可做到1.5米,最外層實現CG蓋板和OCA組裝貼合后,中間是顯示模組和三聯屏的貼合,最后實現背光、BLU組裝。目前,中電科風華正在為眾多知名車企提供三聯屏顯示方案,其中藍思科技已經在使用該公司“三聯屏精密貼合組裝”生產線。
關于車載顯示裝備的工藝流程難題,中電科風華打通了中尺寸車載顯示模組生產過程中切割、貼合、邦定、除泡和背光等全流程關鍵技術,以推動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目前,中科電風華擁有國內的“高端顯示面板智能切割系統”、行業先進的“全自動貼附生產線”、國際先進的“全自動邦定生產線”、國內“全自動在線除泡設備”以及行業的“高精度車載背光源智能生產線”。
此外,為平衡“質量、速度、成本”的三角關系,中電科風華還推出了“車載中控總成整線設備”,在本機CG人工上料后自動運行,進行清潔、貼合、脫泡、BL組裝、貼PF膜、點膠、組裝、貼出貨保護膜等動作,動作完成后出料。可用于三聯屏之前以及后續housing 的各種組裝。組裝成品可直接應用到汽車中控,自動化整線解決方案在提升速度、保證質量的同時,降低人力資源成本。
除了常規的座艙顯示裝備設計,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斷突破傳統的機械認知,例如傳統的B柱只是承受側面撞擊的機械裝置,現在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頭部車企開始在B柱裝配攝像頭、NFC等,B柱成為重要的組裝部件。
隨著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部分車企賦予汽車B柱功能性的設計理念成為趨勢,中電科風華瞄準B柱組裝設計賽道,開發了“全自動汽車B柱貼合組裝生產線”,涵蓋泡棉貼附、全尺寸檢測、氣密性檢測、藍牙板組裝、熱鉚、攝像頭組裝和包裝封口等系列工藝。解決了目前行業在B柱設備方面關注的兩大核心問題:一是柔性泡棉在保證不形變的前提下進行組裝;二是整線實現自動化,保證一致性,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人工干預和人工成本。
總體來看,憑借顯示行業的優勢,中電科風華依托車載顯示模組生產線逐步滲入到新能源汽車智能組裝領域,未來還將推出多合一電驅組裝、多工位線束加工等新能源汽車自動化裝備整線解決方案,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組裝工藝系統化、集成化、模塊化的迭代升級,解決行業對高精度、自動化裝備需求的關鍵點,持續為新能源汽車顯示和組裝領域貢獻高效方案。
展望未來,在高級顯示技術的應用發展與主機廠車型差異化需求的影響下,顯示產品間的關聯性與聯動性將日益增強;新技術的應用使得人機交互界面無處不在。相應的以中電科風華為代表的的設備商們將面臨著更多的裝備制造和工藝創新的挑戰。挑戰之下,新的需求帶來的新的方案設計,必將為有準備的企業帶來更多的展示舞臺和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