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金額為306億元,總體規劃產能為60GWh,是張家港招商引資史上單體投資最大的龍頭型、旗艦型項目。
最新消息,盛虹動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招標人)和江蘇正華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代理機構)已經向太極實業(600667)子公司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發送了《中標通知書》,確認十一科技為盛虹集團儲能電池超級工廠和新能源電池研究院一期項目的中標單位。
據悉,十一科技中標該項目金額約人民幣17.5億元,最終金額以雙方簽訂的EPC總承包合同為準。
首期投資140億,3年投產
維科網儲能注意到,1月31日,盛虹控股集團儲能電池超級工廠和新能源電池研究院項目正式簽約。
簽約信息顯示,該項目首期24GWh項目和獨立主體的新能源電池研究院,總投資140億元,預計3年建成投產,全部達產后營收預計可達240億元。
其中,儲能電池超級工廠項目將用于打造新型儲能電池及系統集成研發、檢測認證和生產制造一體化基地,項目建成后核心原材料的成本自控比例可超65%。
新能源電池研究院包含研發中心、檢測認證中心及孵化中心,將聚焦新型儲能技術研發,圍繞電池材料、電池安全、循環壽命、能量密度、系統集成、電池回收等全棧技術領域進行創新探索、重點突破,努力發展成全球頂級的儲能技術研究機構。
從簽約到開工,間隔時間不到半年,這就是盛虹速度!
加碼812.84億,全力進軍儲能
據不完全統計,盛虹集團跨界儲能以來,已經形成了812.84億的儲能布局。
2022年10月29日,盛虹集團投資200億元建設50GWh的盛虹儲能總部項目,用于生產儲能鋰離子電池等。
2022年11月30日,盛虹集團上市子公司——東方盛虹公告表示,子公司湖北海格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擬投資186.84億元,建設配套原料及磷酸鐵、磷酸鐵鋰新能源材料項目。
依托盛虹新能源新材料全產業鏈一體化優勢,該項目儲能電芯所需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隔膜材料、DMC電解液材料、磷酸鐵鋰等核心原材料自給率可達65%,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抗周期風險能力等全球先進。
2022年12月15日,盛虹集團正式簽約盛虹新型儲能電池及系統集成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20億元,總產能25GWh,建設內容包括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及系統生產線等。
2023年7月18日,投資306億元的盛虹控股集團儲能電池超級工廠和新能源電池研究院項目正式開工。
順勢而為,盛虹集團跨界儲能
盛虹集團1992年成立,多年發展,形成了以化纖、印染為核心產業,以熱電、地產、酒店、貿易為主業,“油、煤、氣”三頭并舉、“芳烴”“烯烴”雙線并進、上下游全產業鏈一體發展的集團企業。
2022年10月29日,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虹儲能總部項目的簽約落戶,標志著盛虹集團正式跨界儲能,進軍“萬億級新賽道”。
盛虹集團認為,跨界儲能,是順勢而為。
2022年跨界儲能,是盛虹集團根據現階段發展現狀和未來展望制定的合理戰略,體現了集團上線游產業耦合的能力,與集團“化工原料大平臺+新能源新材料1+N”戰略高度統一,將助力集團新能源、新材料全產業鏈優勢的釋放。
2021年,受疫情影響,眾多企業營收不增反降,而盛虹集團開啟戰略轉型,實現了3480億元的營收,這也是它敢跨界儲能的底氣來源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連續三年蟬聯“世界五百強企業”,盛虹集團大肆擴張的背后,企業負債規模也隨之水漲船高。
以盛虹集團企業版圖下重要的上市公司——東方盛虹(000301)為例。
2018年底,東方盛虹負債只有89億元;2021年底,該數據狂飆至1026億元,資產負債率77.72%;2022年底,東方盛虹負債規模擴大至1308.14億,資產負債率達到了78.56%。
不過,企業負債規模增加,實控人個人財富卻是很可觀。2022年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上,繆漢根、朱紅梅夫婦以595億的財富排在第6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