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進一步發揮計量對
儀器儀表產業的基礎保障作用,推動先進計量科技創新成果向儀器儀表產業轉化應用,不斷提升儀器儀表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形成儀器儀表產業核心競爭力,助力我國儀器儀表產業邁向世界先進行列。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計量促進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指出,到2025年,部分國產儀器儀表的計量性能和技術指標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研發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測量能力的高質量、高可靠性儀器儀表,攻克一批關鍵計量測試技術,提升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效能,研制一批新型儀器儀表用標準物質,制修訂一批儀器儀表計量技術規范,助力打造一批儀器儀表國產品牌,加快推進計量基標準和儀器儀表的國產化。
到2035年,國產儀器儀表的計量性能和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國產儀器儀表的計量性能和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突破一批“卡脖子”的計量測試關鍵技術,涌現一批具有領先測量水平和研發設計能力的儀器儀表創新企業。
《指導意見》明確了計量促進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五項重點任務。包括:
(一)加快儀器儀表產業計量短板攻關
1.完善自主可控的量值保證體系。鼓勵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計量基準和計量標準,推進實現計量基準、計量標準關鍵設備國產化替代。加大儀器儀表相關標準物質的研制和應用。
2.加快關鍵共性計量技術攻關。通過“揭榜掛帥”“賽馬”等方式,突破一批影響儀器儀表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計量技術。
3.提升高端儀器儀表計量供給能力。研發一批通用和專用儀器儀表,培育一批高端儀器儀表先進制造企業,逐步實現高端儀器儀表產業的短板技術與關鍵設備進口替代。
(二)激發儀器儀表企業創新活力
1.發揮龍頭企業創新引領作用。大力發揮龍頭企業在測量領域的優勢,運用先進測量技術,提高儀器儀表可靠性設計、生產過程控制、質量可追溯等能力。
2.助力中小微企業快速成長。實施儀器儀表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引導企業建立以質量為基礎的品牌發展戰略,助力國產儀器儀表品牌建設。
3.打造儀器儀表特色產業集群。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儀器儀表產業集群,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儀器儀表特色產業。
(三)健全儀器儀表產業計量基礎能力
1.加強量傳溯源技術研究。健全儀器儀表產業量值傳遞溯源體系。研究基于量子化的量傳溯源新技術和新方法,滿足儀器儀表溯源新需求。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量值溯源領域的應用,推動實現儀器儀表量值溯源的自動化和自主化。
2.完善計量技術規范和標準。完善儀器儀表產業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計量技術規范,提升儀器儀表產業標準和計量技術規范的國際化水平。加快研究建立可滿足儀器儀表產業應用需求的計量技術規范和相關標準。
3.提升計量測試能力。加強儀器儀表產業的計量測試技術研究與能力建設。引導儀器儀表企業改善試驗檢測設施條件,支持計量技術機構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建立儀器儀表計量測試技術研發與工程驗證平臺。
(四)培育儀器儀表產業計量發展生態
1.創新產業計量服務模式。建立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的儀器儀表計量服務綜合體,創新計量服務理念,打造集科研生產、檢定校準、試驗檢測、咨詢評價等為一體的產業計量測試一攬子協同服務平臺。
2.培育產業發展良好生態。發揮國家和地方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產業聯盟的協同作用,打造儀器儀表特色產業園區,促進儀器儀表全產業鏈技術升級和協同創新。
3.營造成果轉化應用環境。促進計量創新成果與市場需求的精準對接,推動儀器儀表產業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機制的建立,實現儀器儀表企業創新成果的落地轉化和產業化應用。
4.推動產業資源互通共享。鼓勵計量技術機構、第三方檢測機構、儀器儀表企業的儀器設備、測試平臺等資源的開放共享,推動平臺間試驗數據、檢測結果的互認。
(五)完善儀器儀表產業計量政策體系
1.建立計量測試評價制度。鼓勵有能力的計量技術機構在重點領域設立儀器儀表計量測試評價中心,開展儀器儀表的關鍵計量指標、可靠性、穩定性、測量功能等綜合評價,提升國產儀器儀表自主品牌的認可度。
2.優化計量政策環境。深化計量儀器儀表法制監督管理制度改革。推動對重點計量儀器儀表實行實時監控、失準更換和監督抽查相結合的強制檢定新型監管措施。
3.加強高端計量人才培養。加快計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計量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培育一批儀器儀表產業的計量工匠,引導計量領域高素質技能人才向儀器儀表產業領域聚集。
保障措施包括:(一)加強協調機制建設;(二)充分發揮智庫作用;(三)加強政策資金支持;(四)不斷深化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