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懂車帝冬測事件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不僅引發了華為、長城、吉利等車企們親自下場辯論,還加開了一場直播來自證清白。關于這場測試結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我們在這里先按下不表。
當冬測這場鬧劇結束之后,新能源汽車的空調系統以及其所屬的熱管理系統引發了網友的廣泛討論。甚至有人在網上留言說,這不是新能源汽車之間的比較,而是熱泵空調和PTC空調之間的比試。因為從整場的測試結果來看,使用熱泵空調的車型和PTC空調的車型最終的測試結果相差巨大。
作為一個關注電子元器件的專業媒體,Big-Bit借這個話題探討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及其中所涉及到的半導體相關元器件的價值增長。
熱管理系統并非新能源汽車獨有的系統,但相較于傳統燃油車而言,兩者的熱管理系統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區別。在傳統的燃油汽車上,熱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發動機冷卻、駕駛艙制冷和駕駛艙制熱。而在新能源汽車上,熱管理系統需要負責的功能會更多,包括電機冷卻、電池冷卻、電池制熱、駕駛艙制冷、駕駛艙制熱、電控及其他部件冷卻。簡而言之,新能源汽車相較于燃油車不僅缺少了發動機的余熱供熱,且增加了對三電系統的熱管理需求。
而熱管理系統相應功能的增長也就意味著相關元器件需求的增長。根據國信證券的研究報告稱,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規模657億元,預計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整體達到1394億元,2022-2025規模CARG=29%。熱管理系統的單車價值從燃油車的2000元左右漲至5500-7000元左右。
從單品上來看,熱管理系統價值上漲的原因一部分來自于一些組件的增長,例如熱泵系統的加入使得價值量增加了1500元。另一方面來自于組件的升級,比如,燃油車的機械壓縮機價值量在500左右,而新能源汽車上的電動壓縮機價值量提升至1500-2000元。其他同樣升級為電子系統的組件也均有不同幅度的價值量提升。
這些新加入的電子系統也將使得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中半導體的價值量隨之提升。從最大頭的空調系統來說,電動壓縮器需要用到三項全橋的
逆變器中IBGT的應用必不可少。并且隨著熱泵的普及,壓縮機未來將需要更高的轉速,這也意味著功率器件需要更快的開關速度,所以SiC的應用也將更加的廣泛。
除開電動壓縮機,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中大量閥類、泵類、風扇類等產品的增加也會需要大量MCU(微控制器)去控制電機以及與ECU進行通訊。各個組件的工作電壓不一樣也會需要用到大量的DC/DC變壓器。在國信證券整理的數據中,電子系統的價值預估為840元。
目前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零部件市場集中度較高且大多為國外的廠商,電裝、瀚昂、法雷奧、馬勒得益于起步較早,占據了半成以上的市場。而國內的企業受益于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市場份額也在逐步提升,代表性的企業有三花智控、拓普股份、銀輪股份、飛龍股份等。相應的,國內的上游半導體元器件廠商也有望更多的進入供應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