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22個城市布局33個批發市場和交易平臺中,場內年均交易2200億元,交易3300萬噸——作為全球體量、規模大的農產品交易平臺,深圳市屬國企深農投下屬深圳市農產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深農集團”)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深農集團30多年來,創造了多個全國甚至全球第一:第一家全國農產品流通行業上市國有控股公司、第一批加入世界批發市場聯合會的中國農批企業、第一家舉辦世界批發市場聯合會大會的中國農批市場企業、第一家發起農產品供應鏈標準化數字化倡議的企業。助力“百千萬工程”深圳企業如何另辟蹊徑?深農集團發揮企業“一頭連著生產者,一頭連著消費者”的特點貫通農產品產業鏈實現“菜園子”和“菜籃子”共贏。
創建產銷聯動的“紅河模式” 實現產業振興鄉村
2013年開始,深農集團在云南紅河州瀘西縣累計投資10億元,分批共計流轉1萬畝土地,引入資金、技術、人才、信息、標準等要素,發揮深農農批市場全國布局的渠道優勢,經過反復試驗,因地制宜發展小香蔥特色產業,輻射帶動10萬畝,形成暢銷香港,占據全國規模市場銷量80%的小香蔥生產基地,帶動當地4萬多農民就業,培訓產業工人1.8萬人,實現瀘西縣貧困農戶人均年增收超過3萬元,形成批發市場和種植基地聯動發展“紅河模式”,到2018年底,瀘西縣4個貧困鄉鎮、55個貧困村全部摘帽出列。深農集團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搭建“互聯網+數字化”新型消費幫扶平臺 助力產銷對接
深農集團在深圳市建立全國首個消費幫扶中心,實行“實體+互聯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產銷對接經營模式,從源頭對接銷售市場,直接銷售幫扶產品超過2億元,帶動幫扶縣域農產品交易約100億元,助力10多萬農民增收。協助1427款幫扶產品申報高標準供深食品“圳品”,海吉星消費幫扶中心開設“圳品”專區,2022年完成消費幫扶銷售121.69億元。
推進供應鏈標準化數字化 促進城鄉同吃“一籃菜”
圍繞助力“增產又增收”,深農集團聯合戰略伙伴,向農產品供應鏈標準化、數字化發起攻堅。在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潮州市、肇慶市、惠州市布局建設21個供港標準種植基地,配套組建F.Q.T檢測機構,嚴格把控食安標準。甄選懷集大米、新會陳皮、汕頭干貝等“土特產”資源,以及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組成“應時而食二十四節氣”推薦榜單,為優質農產品品牌賦能。
探索交易交付模式 助推城鄉融合發展
為配合城市產業結構調整,深農集團探索“交易交付分離模式”,將城區老市場升級為體驗、看板、金融服務等功能的交易中心,把倉儲、物流、理貨等功能轉移至城鄉結合部的交付中心,將有效帶動周邊城鄉居民創業就業,該模式已在深圳、上海、成都推進。為實現讓上下游一目了然的目的,在交易支付端,深農集團還研發推行“聚合支付”,打造“千人千面”的農產品供應鏈生態發展新模式。通過“聚合支付”,可以為銀行提供企業、農民、商戶的精準畫像,大幅度減少銀行對中小微企業,以及農民的信貸成本,解決農民信貸抵押難題;幫助商戶解決財務、做賬、稅務籌劃等問題;促進更大范圍的產銷對接,幫助農民精準找到價高暢銷市場。同時,還將助力政府部門精準掌握城市保供數據,助力農產品流通的GDP納統,助力政府出臺更為精準的惠農助農政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