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升級,新型儲能技術正成為推動能源革命的關鍵力量。浙江省作為中國東部沿海的經濟大省,近年來在工商業儲能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浙江省的工商業儲能發展得益于多方面的有利條件。首先,儲能建設成本的持續下降,使得儲能項目的經濟性日益凸顯。其次,浙江省峰谷電價差的存在為儲能項目提供了可觀的獲利空間。工商業儲能主要以鋰電池為主,通過峰谷差獲利、用電需量管理和參與需求響應等方式,有效降低用戶綜合用電成本,實現經濟收益。
浙江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工商業儲能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2024年1月,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印發了新的電價政策,通過優化峰谷時段和分季節設置峰谷浮動比例,進一步拉大了夏冬季的峰谷價差,為工商業儲能投資收益創造了條件。此外,浙江省還發布了《浙江省用戶側電化學儲能技術導則》和《浙江省新型儲能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為新型儲能項目的建設、并網驗收、運行管理以及安全管理提供了明確的規范。
以10千伏大工業電價用戶配置1兆瓦/2兆瓦時儲能為例,根據新的電價政策,儲能全年通過峰谷差獲利的收益有所增長。投資收益率可達19.06%-31.80%,預計4年左右即可收回成本,顯示出儲能項目具有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
浙江省的工商業儲能市場正在快速發展。隨著市場環境的逐步完善和投資效益的不斷提升,儲能電站在即將到來的夏季用電高峰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幫助用電負荷移峰填谷,為電力保供提供優質、高效的“資源池”。技術方面,浙江省在用戶側儲能并網方面已經制定了相應的管理細則和技術要求,確保了儲能項目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浙江省各地對于工商業儲能的補貼政策層出不窮,為新型儲能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大部分區縣根據用戶側儲能的裝機容量給予一次性補貼,平均補貼范圍在100-150元/千瓦之間,進一步降低了儲能項目的投資門檻。
展望未來,浙江工商業儲能的發展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市場機制的完善。隨著儲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儲能項目的經濟性和實用性將得到更大的提升。同時,政府將繼續出臺更多支持政策,推動儲能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后記
浙江省的工商業儲能正在成為推動能源轉型和優化電力系統的重要力量。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創新和市場激勵,浙江工商業儲能不僅為投資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為終端用戶降低了用電成本,同時提高了電網的運行效率,實現了多方共贏的局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