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科技圈,真可謂是群星璀璨,熱鬧非凡。各路英雄好漢,以獨特的魅力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絕倫的科技大戲。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在這一年里火得一塌糊涂的科技界大佬們,看看他們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點亮了這片浩瀚的科技星河。
埃隆·馬斯克
2024年最火的科技人,埃隆·馬斯克要是排第二,沒人能排第一!
下面這些頻頻讓馬斯克登上科技頭條、社交平臺熱搜榜的事情都只能算年度小事“開胃菜”:
馬斯克在特斯拉的558億美元天價薪酬案的來回拉扯;
SpaceX 火箭發射首次上演筷子夾住回收的火箭并成功;
馬斯克這位投資人和投企業Open AI 的CEO奧特曼之間的互撕;
據說馬斯克的星鏈網絡曾影響了地球上正在進行的一場現實戰爭
……
“馬斯克向支持特朗普2024年競選的團體捐贈2.59億美元”,并孤注一擲賭成功——特朗普成功當選美國總統。2024年11月12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宣布,馬斯克與美國企業家維維克·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將領導政府效率部(DOGE)。這道“大餐”一端出來,馬斯克可謂秒殺美國一切當紅科技大佬。
馬斯克作為科技巨頭,其商業帝國涉及電動汽車、太空運輸、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他通過政治支持,不僅提升了自身的影響力,也為自己的商業計劃贏得了更多政策上的支持。
周鴻祎
周鴻祎如愿再“當紅”,KPI執行力杠杠的,幾乎每月都有新爆點!
周鴻祎的網紅養成之路一直是高舉高打。自1月參加老友馮侖組織的“風馬牛年終秀”被嘲演變成“風馬牛事件”后,曾經的互聯網知名“紅衣大炮”周鴻祎正式重啟了“網紅”路。
周鴻祎先是公開做了一場《你也可以好口才——如何演講》“紅衣公開課”,高調宣布自己要做網紅,2月還專門領著一幫企業家拜訪俞敏洪和董宇輝學習當網紅,抓熱點科普AI大模型……
4月周鴻祎開始張羅“賣坐車換國產新能源車”,吸引諸多國內車廠主動將車送至周鴻祎辦公室外供選擇,以至于360大廈所在地每天都要辦場新車直播,被網友戲稱為798車展。
在北京車展上,周鴻祎抓住了機會,“一坐成紅”。周鴻祎坐在車頂一圖被網友做成“周鴻祎北京車展現場維權”的梗圖在網絡上迅速流傳,登上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和社媒的熱搜榜,將周鴻祎的熱度推上頂峰。
此后周鴻祎體驗昊鉑HT車型防夾手功能時遭遇“夾手門”,后又現身小楊哥直播間取經直播帶貨,再到親自下場演“短劇”……
不管是有備而來,還是是伺機而動,努力做網紅的周鴻祎2024年步步都走在熱搜上,可謂行走的話題制造機,當紅不讓。
到年底,周鴻祎還不忘給自己一年的網紅KPI做個總結。在11月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互聯網企業家論壇上,他介紹自己通過爭取流量,對360的市場推廣、公關等方面工作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讓各地政府、企業更加了解360,在見面洽談前就建立互信,今年也達成很多戰略合作。同時,巨大的流量轉化為AI搜索和AI辦公等產品的用戶訪問量,11月在兩期短視頻中植入的產品推薦就為360 AI搜索App帶來數萬下載用戶。
雷軍
作為被周鴻祎三番五次稱為要學習的對象,雷軍本就是“超級網紅”級的科技大佬。
雷軍在短視頻平臺上有超過3500萬名粉絲,每更新一條視頻都能獲得數十萬至上百萬點贊。
今年3月,小米汽車SU7正式發布,再一次將雷軍推上熱度新高度。
尤其是小米汽車的正式發布恰好在“蘋果取消了長達十年的電動汽車計劃,放棄了該公司歷史上最雄心勃勃的項目之一”的消息曝出后不久。“蘋果都做不成的事,小米做成了!”讓小米汽車和雷軍不僅在國內媒體和社交平臺大火,還火到了海外媒體和社交平臺,火到國際了!
雷軍太火了,以至于網友自發衍生出“賽博雷軍”的玩法。
今年國慶節期間,短視頻平臺上出現“雷軍AI配音”的惡搞視頻,網友使用AI克隆的雷軍聲音罵人、吐槽。“大家好,我是雷軍,我TM……”,這句魔音穿腦的開場白,配上AI合成的雷軍音色和表情包,以病毒式傳播席卷各大平臺,成為了互聯網上最魔性的存在。
杰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
在2024年的科技圈,有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那就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AI專家——杰弗里·辛頓。
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加了拿大科學家杰弗里·辛頓和美國科學家約翰·霍普菲爾德,表彰他們在使用人工神經網絡的機器學習方面的基礎性發現和發明。
現年77歲的杰弗里·辛頓是人工智能領域的杰出科學家,被譽為“AI教父”和“深度學習鼻祖”,也是2018年圖靈獎得主。
杰弗里·辛頓的主要學術成就包括證明反向傳播算法、發明玻爾茲曼機、改進卷積神經網絡,這些成果為AI技術發展乃至落地不可或缺的“拼圖”。作為“深度學習之父”,辛頓的發展使得卷積神經網絡等結構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工具,推動了從自然語言處理到計算機視覺等多個領域的飛躍。
盡管杰弗里·辛頓并非物理學家,但他在神經網絡的研究中大量借鑒了物理學的理念。例如,他發明的玻爾茲曼機就借鑒了統計物理的概念。此外,霍普菲爾德在1982年開發的“霍普菲爾德神經網絡”(Hopfield network)也使用了能量函數的概念,這同樣基于物理學的原理。因此,可以說物理學在辛頓的神經網絡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杰弗里·辛頓因其在人工神經網絡領域的開創性貢獻,以及將物理學原理應用于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創新工作,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工作不僅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也為物理學與人工智能的交叉領域研究樹立了典范。
馮驥
游戲科學創始人馮驥,因《黑神話:悟空》游戲爆火海內外而名揚四海。
今年,馮驥,這個名字在游戲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動。作為游戲科學的創始人,他帶領團隊開發了國內首款3A單機游戲《黑神話:悟空》,以其獨特的美術風格和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迅速成為了游戲界的一股清流。
馮驥認為游戲是一門嚴謹的學科,而不是一樁跟風押注的賭徒生意。他的這種理念和對游戲的態度,讓他在游戲行業中獨樹一幟。《黑神話:悟空》不僅僅是一款游戲,更是對游戲藝術的一次大膽嘗試,借助科技的力量上演著一幕又一幕的精彩劇情。游戲的大熱甚至帶火了游戲中的取景地山西旅游。
人紅邀約多,憑借在游戲行業以及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影響力,馮驥還跨界參加了國產汽車品牌比亞迪成立30周年暨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活動中,成為比亞迪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騰勢Z9的車主,并表示將與比亞迪一起推動世界級品牌的發展。
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
Open AI CEO 山姆·阿爾特曼無疑也是2024年科技圈最火的人物之一。
在阿爾特曼的領導下,OpenAI成為了AI技術世界的“風向標”。
從今年初放出文生視頻模型Sora生成的視頻后,每一場新產品/新服務發布都吸引了全球目光。在他的帶領下,Open AI不僅在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出了多款備受用戶喜愛的產品。
剛剛過去的12月,OpenAI“12天12場新品發布會”將AI熱度推向新高度。
作為Open AI的掌舵人,阿爾特曼強調AI作為人類變革力量的重要性,AI技術影響著銀行、醫療、教育等各個行業,他理解建立對AI的信任是其廣泛采用的前提,他強調AI系統的可解釋性和與人類價值觀的一致性,倡導外部審計和監管標準,為問責和公眾信心奠定基礎。
不過,阿爾特曼和另一科技圈大佬馬斯克之間似乎有不可調和的矛盾。馬斯克對OpenAI和阿爾特曼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命令阻止OpenAI將自己更充分地轉變為盈利業務。阿爾特曼將他與馬斯克的關系描述為“復雜”,并在采訪中稱馬斯克為“惡霸”,認為馬斯克對OpenAI的持續批評是一場“鬧劇”,認為馬斯克的敵意與OpenAI的成功和他對它的失去控制有關。
馬斯克已經開始了自己的AI公司xAI,他與阿爾特曼在AI領域成為了競爭對手。馬斯克和阿爾特曼的沖突已經成為塑造未來AI格局的重要力量。
阿爾特曼的表現,值得拭目以待。
張朝陽
提到張朝陽,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搜狐公司的創始人和CEO。然而,在2024年,張朝陽卻以一種全新的身份走進了我們的視野——他成為了一名物理播主,還變身游泳達人成功橫渡了威海灣。
張朝陽本身具有深厚的物理學背景,他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后,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并在MIT從事博士后研究,變身為“物理網紅”對他而言更像是一種回歸和興趣的延伸。
張朝陽在物理播主這個新角色上表現得游刃有余,他的《張朝陽的物理課》不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了復雜的物理原理,更是通過生動的實驗和案例,讓觀眾們感受到了物理學的魅力和樂趣。
張朝陽在2024年還完成了一項引人注目的挑戰——成功橫渡威海灣,他從劉公島出發,全程4.15公里,耗時2小時36分鐘。這次橫渡吸引了億萬網友在線觀看。
事實上,張朝陽橫渡威海灣的挑戰是為了推廣其2024秋季搜狐視頻播主大會,希望能吸引更多人來搜狐視頻“關注流”體驗視頻社交的樂趣。
看來大佬在享受生活和個人興趣的時候,還是時刻不忘業務發展,簡直事業心爆棚啊!
黃仁勛(Jensen Huang)
最后,談到2024年最火的科技人,不得不提這一位。
在2024年,英偉達市值屢創新高,截至12月,英偉達的市值達到了3.35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最有價值的公司。
英偉達的驚艷表現,讓英偉達CEO黃仁勛的身價暴漲,影響力飆升。
今年,黃仁勛在其母校美國斯坦福大學參加了斯坦福商學院SIEPR經濟峰會以及View From The Top系列活動,并在兩場公開對話視頻中發表長談,談及AGI發展、AI算力增長等話題,引發廣泛報道。
此后,SIGGRAPH 2024計算機圖形大會上,黃仁勛與Meta創始人扎克伯格同臺對話,期間互換身上的外套成為經典一幕。
扎克伯格在社交平臺Instagram上發布了與黃仁勛互換外套的照片。扎克伯格身著黃仁勛標志性的黑色皮夾克,而黃仁勛則穿上了扎克伯格棕色外套,這篇帖子發布后不久就收到了幾千條評論和10萬個點贊。
黃仁勛還獲得了香港科技大學工程學榮譽博士學位,并在學位授予儀式上發表了演講,與校董會主席、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進行了深度對話,討論了人工智能的變革和展望,并特別指出未來有望實現大規模生產的三種
機器人:汽車、無人機和人形機器人。
總結
2024年,這些科技圈最火的人,他們不僅僅是科技的創造者,更是時代的引領者。他們的故事,充滿了激情、創新和夢想。然而,這只是科技發展的一個縮影和開始。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創新,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科技大佬們帶來更多的驚喜和改變。(宜月)
原標題:2024科技圈最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