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數西算"國家戰略布局下,貴州省正以建設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為契機,書寫著西部省份數字化轉型的新篇章。2023年,貴州省數字經濟增速連續8年位居全國前列,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42%(貴州省大數據局2024年數據),這一亮眼成績的背后,是貴州多年來在數據要素領域的持續深耕,一場"綠水青山間的數據革命"正在展開。
貴州的數據要素建設呈現出"生態引領、錯位發展"的鮮明特色。作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早在2016年就開始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2023年,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完成重組升級,全年數據交易額突破5億元,其中"貴州氣象數據產品"因其獨特的山地氣候特征,成為全國氣象科研機構的熱門采購對象。《經濟日報》在報道中特別指出:"貴州走出了一條有別于東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數據要素發展新路。"
在數據要素應用場景創新方面,貴州的實踐頗具示范意義。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貴州開發的"林業碳匯數據產品"已實現交易額超3000萬元,為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了新路徑。在鄉村振興領域,"貴州扶貧數據大腦"通過整合扶貧、農業、氣象等多維數據,幫助農戶精準對接市場,也成為"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的貴州樣板"。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景亞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正在推動數據要素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讓數據成為帶動群眾增收的新生產資料。"
基礎設施建設是貴州數據要素發展的堅實底座。全省已建成超大型數據中心18個,其中貴安新區成為全球聚集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貴州的數據中心PUE值普遍控制在1.2以下,能效水平全國領先。"。更值得關注的是,貴州創新提出的"數據要素流通交易可信存證體系"已被納入國家標準的制定參考,《標準化導報》認為這是"西部地區對國家數據標準體系的重要貢獻"。
展望未來,貴州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將重點圍繞三個方向發力:一是深化"東數西算"工程,打造全國算力保障基地;二是探索生態數據價值化路徑,建設"兩山"理論數據轉化示范區;三是培育"數據要素×特色產業"應用場景,推動酒、茶、旅游等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專家在《大數據時代》雜志撰文指出:"貴州有望在生態數據確權、算力資源交易等領域形成制度創新突破。"隨著《貴州省數據條例》立法工作加快推進,一個更具貴州特色的數據要素市場生態正在形成。正如省委書記徐麟強調的,要"把數據要素打造成為貴州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這場以數據為引領的變革,正在為西部地區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可借鑒的"貴州方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