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產品評測】對于消費者來說,不用費心去揣測核心數到底有幾顆,不需要記什么型號參數,自己體驗,那個好用買那個,如果一天總是聽別人意見、推薦,那也太累了。今天,本文告訴你今年買手機需要知道的哪些“芯事”。
高通篇 可能希望2016年快點到來的芯片廠商就是高通了。自高通820發布后,其備受關注,今年的驍龍820注定是場翻身之戰,寄予著高通極大的希望,也將會是我們今年在旗艦機上常見的芯片。
關于驍龍820,之前我們在前三期中已經大致介紹了一些,它放棄了驍龍810上的公版大小八核架構,重回經典的4個自研Kryo內核,分為兩顆2.2GHz 兩顆1.6-1.7GHz,GPU性能較810提升40%的Adreno530,整體性能處于級別。當然,高通芯片一貫強勢的基帶方面驍龍820也沒有落下,其支持Cat.12/13級別的LTE全網通,是目前規格高的基帶。
多媒體方面,驍龍820內置14位的Spectra雙ISP,對雙鏡頭、混合對焦等先進技術提供算法支持。顯示可支持4K視頻的輸出和外接顯示器,支持更高的刷新率和新的Rec.2020色域,播放4K的H.265視頻也不在話下。一個少有人注意的點是,驍龍820搭配了全新的WCD9335音頻解碼芯片,支持24bit/192kHz的無損音樂,還可降低3D立體聲延遲、提供HIFI環繞聲、降低通話噪音、增強游戲音效。
而高通芯片獨特的QuickCharge快充技術也進化到3.0版本,從0%充電到80%只需要35分鐘,相比QC2.0提升了38%的速度,充電電壓可在3.6V~20V之間調整,還向下兼容,對接口是Type-A、MicroUSB還是Type-C也沒有固定要求。
至于大家關心的發熱與功耗,驍龍820通過采用三星的第二代14nmFinFETLPP工藝制造,徹底壓住了64位的Kryo架構,其營銷副總裁蒂姆·麥克多姆對外保證驍龍820“不會存在發熱問題”,至于是否為真,我們就靜待新機評測吧。
聯發科篇
雖然去年聯發科的營收基本保持了穩步增長的步伐,但由于HelioX10沖擊不理想,及與展訊、聯芯在中低市場展開的價格戰,直接導致了毛利率持續下降,所以今年對于聯發科而言挑戰巨大。2016年,聯發科Helio中的新品主要是HelioP10/P20、X20/X30四款。
作為聯發科品牌形象的Helio,產品線可分為主打旗艦性能的X系列和低功耗的P系列,X系列X10在市面上的手機中已經可以尋到蹤影,而P系列的首款產品P10(MT6755)近也將由聯想樂檬K5Note。作為取代市面流行已久的MT6753,P10依然保持著聯發科堆核心的套路,采用了8個主頻2.0GHz的Cortex-A53公版內核;GPU部分放棄了一貫使用的ImaginationPowerVR方案,改集成2個ARM的Mali-T860核心,性能主流。但是,TrueBright圖像處理器(ISP)、MiraVision2.0視頻技術的加入是一個新的亮點。同時它還整合了兼容三大運營商的Cat6級別LTE基帶,在新的第三代28nmHPC 工藝加持下,功耗控制預計非常理想。
而到下半年,P10的升級款P20就會上市,它大變化在于工藝進化到16nmFinFETcompact,相應的CPU主頻提升到2.3GHz,性能提升15%,GPU部分性能也會提升50%,但整體功耗會下降25%,同時支持新的LPDDR4內存。
在高通返璞歸真走向務實的四核后,聯發科繼續在堆核之路上狂奔,的X20(MT6797)更是將核數進一步發展到十核,CPU部分由兩個高性能A72 四個高頻A53 四個低頻A53組成三簇式架構,為此還專門打造了名為“聯發科連貫系統互聯”的總線互聯保證正常運行,GPU則和麒麟950一樣采用了Mali-T880MP4。X20身上大的特點是其LTECat.6的基帶支持了CDMA2000制式,對于進軍美國市場和打造全網通手機至關重要。
至于的X30,原本將采用16nmFinFETPlus工藝制造,但近期不知是為何,工藝將跳過16nm直接改用10nm制程,今年能否面世就不好說了。X30的CPU部分從X20的三簇進化為四簇,為四個高性能A72 兩個高頻A53 兩個中頻A53 兩個低頻A53組成;GPU仍然為Mali-T880,但核心可能會提升到6個或者8個。
三星篇
三星每年出一款旗艦芯片的節奏,今年到Exynos8890有了質的飛躍。
Exynos8890的參數表一攤開,首先吸引人的無疑是那夸張的Mali-T880MP12十二核心GPU,足足是麒麟950的三倍。超高規格不僅是為了滿足大型3D游戲的需要,更是為了虛擬現實設備做準備,GFXBench曼哈頓跑分測試和Adreno530不相上下。
然而,8890身上大亮點的是三星采用了自研的Mongoose內核取代了大小核中高性能部分的公版A57/A72,綜合性能比上代Exynos7420提升了30%,完全不輸新的A72,多核性能還很有可能位列移動芯片。除此之外,以往三星SoC缺失的基帶短板這次也被補齊,集成了與驍龍820同等的Cat.12LTE基帶。
從公版到自研內核、從亦步亦趨到14nm、從無到集成自家基帶,三星用超強的執行力和高性能表現回應了外界質疑,證明了自己無可爭辯的半導體實力。在今年三星的S7系列和魅族的Pro系列手機上,我們會頻繁見到這顆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