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新品速遞】還記得我們曾經介紹過的智能標簽嗎?在智能家居還未徹底顛覆人們生活的過渡階段,如何既不置換既有的家電設備,又能享受到智能帶來的改變,智能標簽為我們帶來了這種可能。
玩偶秒變機器人:機器人皮了解一下?
這種通過智能硬件改造來使傳統設備智能化的方式在很多方面都有所體現。比如當下正火熱的自動駕駛,有人選擇從頭到尾打造一輛無人駕駛汽車,有人則選擇降低成本通過加裝硬件來對現有汽車進行改造來逐步實現無人駕駛的目的。
而現在,以改造的方式令設備智能化的大家庭又添了新成員:機器人。
讓日常物品智能化:機器人皮是個什么東西?
機器解放了一波人類勞動力之后,機器人接著又解放了第二波。到目前為止,根據用途的不同,機器人被開發出了許多種:工業機器人、救援機器人、潛水機器人、掃地機器人……這極大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而現在的問題是:針對不同的用途,我們必須要專門開發出一個機器人來。組裝汽車的畢竟不能用來潛水,而掃地的總不能拿來救人吧?也就是說,為了解決某個任務,人類必須要從頭搞出來一個機器人來。
現在,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告訴你:我們研究出了一張機器人皮,披上它,能讓你身邊隨便什么東西秒變機器人,你信不信?
據介紹,該機器人皮膚可以根據用戶個人的需要來設計不同使用方法。它由帶有傳感器和執行器的彈性薄板制成,當其被放在一個軟性物體身上的時候,這個物體便可以動起來。比如研究人員將其附著在一只玩具小馬身上,小馬立刻就能邁開步子;或者放在一個圓柱體泡沫上,這個泡沫立刻就變成了一只蠕動的蟲子……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如果把它附著在襯衣上,它還能自動收緊,從而調整不當的坐姿,可謂升級版背背佳了。
而這些僅僅是研究人員們為了實驗而做出來的東西。該機器人皮膚的開發其實并沒有考慮到具體的任務,這一點是與傳統機器人不同的。因為它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會在怎樣的情況下會派上用場,而這也正是它能將傳統設備改造成機器人、具備智能化特點的原因所在。
據該技術的主要研發者Rebecca Kramer Bottiglio教授表示,該技術的靈感來源于美國NASA想要做一些軟性機器人以適應未知的環境,比如在崎嶇不平的火星表面可以隨意地滾動。
但很顯然,這又是一個始于此處而盛于彼處的科技發明。機器人皮當不僅僅只有在探索太空的時候有用,其在現實當中也有廣闊的應用場景和可能。
不止于探索太空的機器人皮
在探索太空方面,其可以在外星球上起作用,也可以在空間站里幫助宇航員解決實際問題。而未知空間不僅僅存在于太空,現實之中也非常之多。而這也正是機器人皮的首要現實應用之處。
比如在災難救援當中,由于對現場的情況未知,人們只能根據已知的經驗做相應的準備。而正是這種未知情況的出現難免會讓準備出現紕漏。這種紕漏則很可能會產生難以估量的后果。那么,有了機器人皮,現場的一些非工具性物品則有了成為工具的可能,為救援人員增加了救援方式的選擇。
不僅僅是災難救援,在考古、勘探考察等方面,它一樣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機器人皮的出現無疑會節省大量的機器人生產成本。如我們上文所說,以前是抱著某種特定的目的去生產一個只能做一件事情的機器人,而機器人皮則產生了兩種可能:,可能我們不再需要這樣的一個機器人去做某件事,因為手邊很可能就有東西來替代;第二,我們已經開發出來的機器人可以被賦予多種能力,比如機器狗本來只能在陸地上跑,但經過機器人皮的改造,或許可以實現在水里游(當然這時是要對機器人皮進行防水加固的……)。
那么,當我們不再需要那么的機器人,當我們能夠獲得更多的可替代性機器人的時候,一大筆錢就可以節省下來,從而投入到更多其他的技術研發當中。
雖然這項技術的前景聽起來非常美好,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還一下子撥了200萬刀的項目資助資金,但它在目前存在的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它目前所作用的物體基本上是以軟性物體和活動性較強的物體為主,對其他形狀不易改變的物品而言,其似乎也沒什么太大的作用。
而且機器人皮的智能程度也是有待提高的,畢竟雖然不需要開發特定的機器人,但特定的任務是不變的。如何調整具體任務的系統設置,也是比較麻煩的過程。
而在現實當中,更多的還是硬物體。如果不能對其適應性做出較大的調整,恐怕其應用的狹窄性可能會令之變成雞肋。畢竟讓毛茸茸的玩偶小馬動起來容易,但要讓一只木馬動起來,木頭估計都折了,那還有什么意義?
那么,作為機器人過渡的機器人皮,或許也該有一種自己的過渡方式。
3D打印或許是機器人皮的搭檔
在討論這個過渡方式之前我們首先需要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機器人皮能把日常物品變成機器人,可是我們真的需要把日常的物品變成機器人嗎?
好像有點繞……但實際上,我們真的好像不太需要。至少不是硬性需要的。那么,在一些對機器人工具有剛需的地方,如何讓機器人皮可以地工作呢?
或許,機器人皮+3D打印將是的問題解決方案。
在使用機器人皮的一般性場景中,我們找個大差不差的東西作為工具或許可以,但想要其契合使用需求,將會比較困難。尤其是一些對工具精度要求比較高的應用,比如用于災難地點的面積自動測量。隨便找根繩子就顯得有點應付了。那么,利用3D打印機當場打出來一卷帶有刻度的繩子,然后將機器人皮附于其上,其就可以自動完成相對較高精度的測量了。
而且,3D打印本身也已經達到了這樣的要求。,在材料方面,現在完全可以打出軟性物體,至少可以滿足目前機器人皮對物體軟硬度的需求。比如以色列和美國都可以打印軟膠,并且精度達到了0.016毫米。第二,在打印技術方面,3D打印可以實現建模之后實時打印,到目前是一門非常成熟的技術了。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一個可以隨便賦予普通物體機器人的能力,一個可以隨便打印想要的東西,二者之間的配合簡直天衣無縫。
當然,3D打印這邊的準備已經做好了;事情能不能成,就看機器人皮接下來能有什么樣的發展了。
(原標題:玩偶秒變機器人:機器人皮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