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本站原創】經過了2017年的“奮斗”,新的一年里自動駕駛領域逐漸開始收割成果。2018年以來,不僅各類自動駕駛相關新zhuanli頻頻曝出,而且自動駕駛量產車、自動駕駛出租車等產品也實現初步落地,行業內的合作更是愈發深入、全面。
此外,世界各國對于自動駕駛產業發展自是更為重視,在推動自動駕駛法律制定方面也有積極作為。就拿我國來說,這一年來,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管理規定,為海內外企業在國內開展路測活動掃清了障礙。
當然,推進自動駕駛商業化仍然是政府和企業,乃至消費者關注的重點。隨著自動駕駛量產車型、付費服務等相繼推出,商業化形勢也日趨積極。而實現商業化的過程并不容易,需要考量到政策、資本、市場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中國智能制造網羅列了2018年自動駕駛領域幾大事件,一覽行業形勢變化。
廣汽聯手小馬智行
2月2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將與小馬智行在廣州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自動駕駛、移動出行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
近年來,類似于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初創企業一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在各國掀起了一股創業、創新風潮。這些初創企業廣泛分布于自動駕駛系統、激光雷達、高精地圖、車聯網等各個細分領域中,大多具有技術研發背景。
對于自動駕駛初創企業來說,資金、造車是其大短板;而對于一些汽車制造商來說,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費時費力。因此,很多汽車廠商逐漸開始尋求收購、投資或自動駕駛初創企業,或與之進行深入合作。這對于雙方而言,無疑是各取所需的雙贏局面。實際上,強化產業鏈合作已經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主流趨勢。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出臺
4月3日,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提出要推動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技術發展和產業應用,推進交通運輸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規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
相對于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各國在自動駕駛法律制定方面卻頗為滯后。不過,隨著自動駕駛商業化日趨臨近,各國開始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保障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避免落于人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公布了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定的情況下,工信部等三部門終于在4月份正式出臺了國家版的自動駕駛路測法規,可謂是一大里程碑。
蘋果自動駕駛測試車輛達70輛
據外媒報道,加利福尼亞機動車輛管理局數據顯示,2018年5月以來,蘋果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隊車輛不斷增多,截至目前已經達到了70輛的規模,位居業內第三位,僅次于通用和Waymo。
從2017年開始,一向低調的蘋果一改常態,在自動駕駛領域愈發“高調”起來。2018年,蘋果公司不僅持續增加自動駕駛測試車輛數量,而且還申請了一系列自動駕駛相關zhuanli,其巨大野心愈發明顯。其實,不只是蘋果,行業內多數企業都在持續加大各項投入,以期獲得未來的市場競爭優勢。
Waymo入華
5月22日,單一股東為谷歌母公司旗下自動駕駛企業Waymo的“慧摩商務咨詢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貿區成立。該公司注冊資本為35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商務信息咨詢、自動駕駛汽車部件及產品的設計、測試及相關配套服務等。
作為行業“領頭羊”,Waymo不僅要持之以恒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而且也要放眼長遠,進行商業化市場布局。從范圍來看,中國這個大的汽車市場與人口大國,無疑是Waymo走向海外的重要落腳點。因此,在華設立“慧摩商務咨詢有限公司”,可以看做是Waymo布局中國市場的一顆關鍵棋子。
阿里獲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
9月20日,在云棲大會上,杭州市經信委、公安局共同向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頒發兩張“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代表著阿里自動駕駛汽車可以在杭州市人工智能小鎮公開上路測試。
早前,百度相繼獲得了北京、重慶和平潭等地頒發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而騰訊也拿到了深圳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此番阿里終獲得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意味著BAT三巨頭的競爭也正式蔓延到了自動駕駛領域。當然,得到路測許可的還有很多企業,眼下國內的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熱潮已是如火如荼,將有力促進我國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與產業發展。
本田投資Cruise27.5億美元
本田汽車宣布,將向通用汽車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投資27.5億美元,并獲得后者5.7%股份。本田宣布將先支付7.5億美元以取得Cruise的股權,其余20億美元則在未來12年投入以供開發和其他費用。雙方將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汽車。
本田投資Cruise,是2018年自動駕駛領域金額大的一項投融資案例。在此前,日本軟銀也曾與通用達成了投資Cruise22.5億美元的協議,兩筆共50億美元的投資令Cruise成為了矚目的焦點。實際上,在自動駕駛領域,合作趨勢愈發凸顯,無論是投資或是并購,都體現著資本市場與業內巨頭對于自動駕駛行業未來發展的看好。
韓國將評估自動駕駛法規
據外媒報道,韓國政府公布了韓國自動駕駛藍圖,并將評估自動駕駛車輛的相關法規及準備就緒的安全系統,以便在不遠的將來推動自動駕駛車輛的上路行駛。
如果要實現自動駕駛普及商用,完善的法律法規是必要條件。因而,為了確保本國自動駕駛產業與市場的順利發展,各國無不在加緊推動相關法律的制定與完善。2018年里,除了韓國外,美國、中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均在自動駕駛法規方面有所動作。
Waymo正式上線自動駕駛出租車付費服務
當地時間12月5日,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郊區正式向公眾推出名為“Waymo One”自動駕駛出租車付費服務。對于研發該技術數十年且投入大量資金的Waymo來說,能夠帶來收入具有戰略里程碑意義。
今年以來,通用、Uber、Lyft等諸多企業都宣布要推出自動駕駛付費服務,以期獲得商業化優勢。如今,Waymo在鳳凰城上線了自動駕駛出租車,可謂占盡先機。同時,這也預示著,自動駕駛商業化大幕已經正式開啟,自動駕駛行業發展將進入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