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過后,都會迎來一輪招聘和求職黃金期,俗稱“金三銀四”。企業主們可以借著這波機會找到需要的人才,以彌補年前的人員流失;畢業生們能夠借此獲取第一份工作,并快速走上社會;與此同時,跳槽者們也能通過更多選擇獲取到晉升或轉型的機會。
總而言之,“金三銀四”的春季招聘對于大家來說非常重要!但在受疫情嚴重影響的當下,屬于2020年的春季招聘卻遲遲未來,這不禁讓人疑惑:今年的招聘黃金期是否還能夠存在?如果存在,特殊形勢下將通過何種形式來開展呢?實際效果又會否令人滿意呢?
帶著這些問題,今天我們不妨一起走進“疫情時期的春招現場”!
疫情影響春招,但各方的需求仍在
當前,鑒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防控形勢,要說其沒有對今年的春季招聘造成任何影響,顯然是沒人信的。事實也是如此,自疫情暴發以來,國家為保障民眾健康安全所采取的高校推遲開學、企業延期上班、人員居家隔離等措施,無一不對招聘潮的正常開啟造成了嚴重破壞。
不少專家就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將會讓傳統的招聘旺季出現“倒春寒”現象。例如企業線下招聘關閉、部分校招延后、員工跳槽暫緩、部分崗位縮減或取消等等,讓本該熱鬧的年后招聘仿佛被按下“慢放鍵”。不過,他們同時也表示,招聘黃金季雖然會遲到,卻不會缺席。
因為,即使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各方主體依然有強勁的招聘和求職需求。
據BOSS直聘發布的《2020年春節后10天人才趨勢觀察》報告顯示,2月3日—12日,除了一些處于“生死邊緣”小微企業對于新增人才的需求大幅驟減外,大部分中型企業都只是小幅度放緩需求,同時千人以上的大企業甚至大幅增長了對人才的整體需求。
這表明,疫情對于企業生產和生存的影響急需人才來彌補。除開一些抗壓能力不足的企業外,大多數企業都還是需要引入人才來恢復生產力,他們對于人才的渴望與需求依舊存在,甚至可能更勝以往。只是受疫情影響,可能暫時無法有效尋找、聯系和吸納。
而對于求職者來說,這部分的需求就更加強烈了。畢竟年前跳槽的員工現在相當于處于失業狀態,其急需快速就業來滿足日常生活需要。這部分人員不在少數,他們為春招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理由。與此同時,每年龐大數量的應屆畢業生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點。
據人社部新數據顯示,今年預計將有874萬高校畢業生,比上一年增加了近40萬人,再創歷史新高。目前,已經到了這部分人尋求就業的關鍵時期,由此帶來的求職需求和熱情都是十分巨大的。而這,無疑將會是春季招聘繼續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支撐。
形式不是阻礙,科技帶來多樣發展
那么,大家的“金三銀四”雖然不會消失,但疫情防控期間,其又該以何種形式來保證正常開展呢?畢竟延期不會持續太久,隨著復工的逐漸增多,招聘需求的持續爆發,招聘潮開啟是遲早的事。屆時該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風險和考驗呢?
這,或許就要依賴各種智能科技來提供幫助了!比如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
2月6日的時候,國家出于高度重視就業工作考慮,便出臺了有關疫情防控期間穩就業、促就業的相關政策通知。其中提到,為避免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人社局要求各地區暫停舉辦現場招聘會、筆試、面試活動,同時大力推廣視頻招聘、遠程面試等新形式。
也就是說,國家號召疫情期間春招可以借助“云招聘”的形式來開展。各企業在網上發布招聘信息,求職者網上求職,同時企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進行網上視頻遠程面試考核,并終網上決定公布錄取情況??偠灾衅噶鞒倘哭D移到“云端”和“網上”。
這種形式對于當前特殊時期的招聘開展來說無疑意義非凡。其既讓春招在疫情期間也能如期舉辦,同時也更加保障了春招的安全和有序。目前,包括寧波、昆明、呼和浩特等全國多個城市都已經將春招搬到了網絡之上,實際效果也受到了大部分求職者與企業的認可和信賴。
與此同時,部分高校也開展了“云招聘”活動,高校利用求職“云指導、云宣講、云雙選、云面試”等方式,讓應屆生能夠線上咨詢求職困惑、手機觀看企業宣講、與HR視頻面試,為大家提供了“一條龍”式的線上招聘服務,從而滿足了大家的迫切求職需求。
當然,除了“云招聘、云面試”等方式之外,春節招聘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來保證進行。例如此前俄羅斯就曾研發應用過一款面試AI系統,能夠輕松勝任面試任務;同時英國沃達豐、德國電信和薩瑟蘭等企業,也都曾使用或準備使用面試AI,助力面試更加精準和高效。
不過相比于“云招聘”來說,“AI面試”在我國的研發和應用尚不夠成熟,因此實際中見到的比較少。但它也同樣向我們展示了春季招聘新的形式和可能,我們應該對此保持關注和期待。未來,在更多智能技術的輔助下,或許人們的招聘活動將變得更加便捷、高效和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