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博世正式成立智能駕駛與控制事業部,將此前駕駛員輔助系統、自動駕駛、車身智控、智聯域控及交互感知等前沿技術的研發部門融合統籌,以滿足更多客戶更多自動化、互聯化、電氣化以及定制化需求。
目前,XC事業部在全球有1.7萬名員工,在中國有1100名,中國本土的研發人員超過80%,工程師占850位,其中超過700名工程師做軟件開發。
“智能駕駛與控制在中國目前是三大域:自動駕駛域、信息娛樂域和車身智控域。車身智控域由聯合電子進行運營,我們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溝通,有時候會涉及到跨域的合作、開發。”李胤表示。
基于在汽車電子電氣架構領域的深度理解,李胤認為在2030年甚至更遠的年代,時下逐漸成為主流的域控制器思路還將繼續向「整車」融合,繼而對芯片、半導體、軟件的挑戰繼續增大。博世堅信這一天會到來,只是時間問題。所有在汽車行業辛勤工作的開發者們都是在迎接這一天的到來。
博世成立智能駕駛與控制事業部,也是在積極準備這一天的到來。
4月20日,李胤接受采訪時表示,未來2~3年內將推出L2++自動駕駛控制系統,實現在城市內安全的、“脫手”的輔助駕駛。
“博世在做ADAS方面存在非常強的積累,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在中國已經做了超過40款以上的L2車型,這對整個中國特殊的路況包括交通習慣、人員、標志,都積累了大量的數據,這也是對我們的軟件、算法的提升,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今年上海車展,L2普遍量產上車、甚至L3、4級別的輔助駕駛已經發布,而博世目前銷售的產品中,只有L2級別。面對突如其來的ADAS技術競爭,李胤認為,給到消費者的一定是固定成本下最好質量與最佳功能的產品,每家公司都想做L4、5,但安全程度并不能和成本相平衡。
“ADAS在未來5到10年仍舊會高速發展。目前車里的ADAS離應該需要的樣子還有很長距離。用戶目前不會完全信任汽車。接下來5年之內,ADAS會朝兩個方向發展:
一是以安全性為導向,把成本做到更低,增加汽車的安全性。
二是以舒適型為導向,我只要眼睛看著前方,碰到緊急情況我可以接管,其他情況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這兩個方向是分開的,不可能一起研發。我們要做到的就是讓你感覺可以依靠它,甚至于短時間閉閉眼睛都可以,這件事要想做扎實,我認為夠我們忙5到10年了。就像發動機一步步改進,ADAS還有10到20年的路要走。”
“多數家庭將汽車作為交通工具,而不是玩具。”言外之意,博世將專注用戶“消費得起”、可靠的ADAS產品,而不將以“超前”功能而徒增用戶成本的產品作為研發重點。
李胤對于XC事業部未來2~3年L2+的期待是,能為用戶帶來在城市脫手駕駛信心,在日常通勤中能夠真正用上。
今天,傳統主機廠的保守和造車新勢力的激進形成鮮明對比,這會打亂博世的發展策略嗎?李胤認為二者的理念差異巨大,但過段時間二者又會達成共識。博世作為一個百年企業,從傳統汽車、燃油車,到今天電動化轉型,需要加大本土化投入應對這個挑戰,滿足多元化客戶需求。
最后,關于如何在中國區做好相關的軟件業務,李胤給出了兩個關鍵點:一是深化本土創新研發,此前推出的座艙產品,這部分100%由博世中國團隊進行研發,且大量的工作都在軟件層面,整個研發周期最終會小于一年。二是推進人才戰略,博世作為傳統的汽車Tier 1,還需要前沿技術的人才,比如深度學習、Cloud、Database等。
(原標題:博世XC事業部李胤:2~3年內推出L2++自動駕駛 實現城市內“脫手”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