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能夠使用各種類型的可再生能源。當發電是基于波動的能源來源時,需求方需要適應。作為活躍和靈活的生產消費者——智能建筑,是平衡城市能源系統的一部分。
世界各國都在制定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目標。大城市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重要推動力。由于建筑占社會能源需求的40%,其在使城市更具可持續性和宜居性方面發揮著決定性作用。
自動化建筑以平衡當地能源系統
在丹麥以及其他許多國家,間歇性的可再生能源在發電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大。這就需要更加重視能源消耗和增強建筑物靈活性的能力,以便在生產無法控制或電力、熱力和水基礎設施面臨高峰需求時,平衡能源供應和能源消耗。
實現智能解決方案,例如遠程監控供暖、通風和制冷等領域的能源消耗,以及整合當地的能源生產和儲存,例如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是前進的方向。如果在新建筑物的建造階段或在翻新現有建筑物時,結合并實施節約能源和能源靈活性,則自動化建筑物尤其有益。
通過需求響應與居民互動
如今,許多大型、更新的建筑物,主要建于2000年及以后,已部分或全部配備了建筑物管理系統:能源系統管理(EMS)、Konnex(KNX)、建筑物管理系統(BMS)或類似的系統。歐盟建筑法規支持,并使消費者能夠通過聚合器參與需求響應活動。
到2020年,丹麥將實施智能電表和消費者按小時計費。電力市場中的這些因素和其他因素將提高消費者和生產消費者對需求響應活動的參與度。如今,經濟回報有限,因此家庭靈活性的商業案例也受到限制。
預計,在短短幾年內,市場將出現更多價格差異和價格峰值。市場開發商看到了建筑的先發優勢,可以從這種開發中受益,而不需要顯著的額外成本。建筑和能源市場的監管需要能夠輕松適應這些變化的環境,整個價值鏈必須參與進來,以便在間歇性電力生產和終端用戶消費之間建立智能互動。在這方面,歐盟對于確保歐洲靈活使用能源的通用平臺至關重要。
原標題:智慧城市中的智慧建筑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