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工業發展史,我國家電業與汽車零部件業均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前后,不過,基于用戶體量與產品屬性的不同,兩者的差距自起步便越拉越大。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相較于家電行業發展進入成熟期和轉型期,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生命周期落后了約10-15年。隨著汽車、電子等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更多企業將目光鎖定零部件業務,零部件企業的地位正快速攀升。
回顧2022年,這21個事件帶你重溫零部件產業。
1、百度新增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業務
12月29日消息,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經營范圍新增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法定代表人為梁志祥,注冊資本約134.2億人民幣,由李彥宏和崔珊珊分別持股99.5%和0.5%。
目前,百度在整車制造、自動駕駛平臺、自動駕駛出租車等領域均已布局。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曾表示:“未來10-20年,百度還將堅持壓強式、馬拉松式投入,確保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技術上的絕對領先。”
2、華菱精工不斷加碼新能源汽車零部件
聚焦電梯+新能源兩大業務領域的華菱精工(603356.SH),在5月25日發布兩個公告。其中一個公告內容是該公司擬定增募資5億元,主要募資用于新能源汽車高壓連接系統零部件項目。
據說,華菱精工募資中,3.31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高壓連接系統零部件項目,1942.32萬元用于技術研發中心項目,1.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3、富特科技完成億元戰略輪融資
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高壓核心零部件產品的技術研發及智能制造的企業,1月12日消息,浙江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富特科技”或“公司”)宣布完成億元戰略輪融資。
此輪融資由產業投資機構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小米產投”)投資,這也是富特科技繼廣汽資本、蔚來資本、安吉產投等戰略投資之后的又一位重要產業資本。
4、美的投資汽車零部件公司
日前,美的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投資成立的汽車零部件公司,將建設新的生產基地,是面向未來10年的規劃。據說,美的集團投資成立了“安慶威靈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后者經營范圍包括: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車零部件研發;汽車零配件批發等。
據知情人士介紹,美的集團已擁有熱管理、電驅動和智能駕駛三個產品線,今年將打入全球一半主流新能源車客戶的供應鏈,未來計劃提供新能源汽車整車系統級的解決方案。
5、富士康達成電動車和零部件生產合作
1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富士康一直在努力擴大其在電動汽車行業的影響力。最近富士康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已經與印度尼西亞投資部和幾家公司就電動車和零部件生產達成了合作。
6、嘉定工業區新增汽車零部件生產制造基地
1月27日,由上海嘉定公眾號獲悉,嘉定工業區將新增一處汽車零部件生產制造基地——上海嘉房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新建生產基地。
7、華為累計上市30多款智能汽車零部件
日前,華為發布了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去年華為在全球共實現銷售收入6,368億元,同比下滑28%;凈利潤1,137億元,同比增長75.9%。據說,加上其他已經量產應用的解決方案,目前華為已累計上市30多款智能汽車零部件。
除了持續推進智能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研發量產,秉持著“平臺+生態”的發展戰略,華為也在圍繞iDVP、MDC和HarmonyOS智能座艙三大平臺構建生態圈,并在過去一年累計發展了超過300家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
8、豐田將零部件工程師培訓為軟件開發人員
軟件可以讓消費者通過互聯網增加、更新汽車的功能,并實現安全和舒適的自動駕駛,因此,軟件開始決定汽車制造商的競爭力,軟件在新車開發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大。據外媒報道,豐田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電裝計劃在2025年前將公司1000名零部件工程師重新培訓為軟件開發人員。
9、蘋果來自于韓國零部件供應比例將增加
據報道,從iPhone12到iPhone13,韓國制造商供應的零部件比例從27%上升至30%。此外,未來這一比例可能會繼續增加。
10、三星新折疊機關鍵零部件已批量生產
據The Elec報道,三星的新款折疊機型Galaxy Z Flip 4與Galaxy Z Fold 4的關鍵零部件已經開始批量生產,出貨量目標是1000萬部。
11、小鵬智能汽車配套零部件產業園建設啟動
5月30日,肇慶市舉行小鵬智能汽車配套零部件產業園奠基儀式。當天,東莞虹日、太倉意誠、騰龍汽配等6宗小鵬汽車配套項目現場簽約落戶高新區,計劃投資總額13.2億元。這批項目的落戶,意味著以小鵬汽車為核心的智能汽車配套零部件產業園的建設正式啟動。
12、10家中國企業入選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
6月27日,《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發布了2022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今年上榜的企業共來自14個國家,日本企業上榜數依然領先,共有22家企業入圍,較2021年榜單的23家有所減少。而中國、韓國各有10家企業上榜。
據了解,新上榜的中國企業為諾博汽車系統和寧波拓普集團,而去年上榜的8家中國企業延鋒、北京海納川、中信戴卡、德昌電機、五菱工業、敏實集團、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和德賽西威今年繼續上榜。
13、LG電子獲得電動汽車零部件等新訂單
7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LG電子表示,今年上半年,它已獲得價值8萬億韓元的電動汽車零部件及解決方案新訂單。據了解,該企業除了智能手機業務之外,還為包括梅賽德斯-奔馳、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和通用汽車在內的主要汽車制造商提供電動汽車零部件和解決方案。
14、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收購電動車充電解決方案供應商
據外媒報道,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格華納(BorgWarner Inc.)宣布收購電動汽車充電解決方案供應商Rhombus Energy Solutions。此次交易的企業價值高達1.85億美元,資金主要來自現金余額。
15、寧波汽車零部件制造業集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汽車產業是寧波市第一大產業,整車產銷量占浙江省汽車產業的1/2以上。數據顯示,寧波約有5000家零部件企業,在2022年5月,寧波汽車產業完成產值環比增長47.8%,有“汽車零部件重鎮”之稱。
日前,按照工信部《關于下達先進制造業集群項目驗收計劃的通知》工作要求,寧波市經信局組織行業龍頭企業、檢測機構、會計事務所等單位,組成專家組,對寧波汽車零部件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項目進行驗收。自評價報告符合《先進制造業集群項目驗收工作要點》要求,并提出有關建議,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16、五菱或在印尼增加生產電動汽車零部件
7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SGMW)可能會在印尼增加生產電動汽車零部件。
17、兩家車企擴大電動車零部件合作
據外媒報道,大眾和馬恒達兩家車企在8月15日擴大了雙方之間的合作,并簽署了一份條款。新條款規定,德國汽車制造商大眾將向其印度同行馬恒達提供電動汽車零部件。
該協議涵蓋了大眾的MEB電動平臺的零部件,這些零部件將提供給馬恒達,用在后者的新INGLO電動平臺上。另外,雙方正在探索電動零部件供應方面的合作。
18、理想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簽約成功
8月17日,據江蘇常州發布表示,理想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進行簽約儀式。該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理想汽車供應鏈企業就近配套,降本增效并提高供應鏈保障能力。
19、摩比斯考慮分拆關鍵零部件業務為新公司
今年第二季度,得益于電氣化轉型,現代摩比斯的車輛模塊及核心零部件銷售額同比上漲19.3%至9.9萬億韓元(合75.5億美元)。
8月18日,韓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現代摩比斯表示,正考慮將其關鍵零部件和車輛模塊生產業務拆分為新的全資子公司,以提高各部門的專長并將效率最大化。
20、廣東制定汽車零部件產業有關方案
為順應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發展趨勢,加強汽車零部件產業戰略布局,深入推進穩鏈補鏈強鏈控鏈,發揮產業基礎優勢和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提升近地化配套能力,加快構建自主高效、安全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提高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推動廣東省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廣東省制定汽車零部件產業“強鏈工程”實施方案。
在發展目標中提到,到2025年,該省汽車產量突破430萬輛,實現汽車制造業營業收入超1.25萬億元,零部件制造業營業收入超5900億元,打造2-3個產值超1000億元的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園,培育100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汽車零部件企業等,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不斷增強,為廣東省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提供核心支撐。
21、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組裝加工資產采購
12月28日,比亞迪電子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與比亞迪訂立資產采購協議,據此集團將根據資產采購協議的條款及條件從比亞迪集團采購有關資產。
據悉,此次采購資產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組裝加工。比亞迪電子認為,向比亞迪集團采購該等資產能夠快速高效地擴展業務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