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新四化”的趨勢下,國內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越來越注重駕駛體驗和乘坐體驗。中控屏幕的尺寸越來越大,如今,人們已經很難見到10英寸以下的中控屏幕。
在中控屏的普及率不斷提升之際,寶馬卻預計中控屏會在10年內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會是AR-HUD技術。
抬頭顯示技術近年來備受關注。1988年,這項技術被引入到汽車上。隨后的HUD抬頭
顯示器通常顯示車載資訊,比如顯示時速、瞬間油耗、超速警示、電瓶電量等等,顯示器多放在儀表板前臺。
從C-HUD到W-HUD,幾十年來,抬頭顯示也在不斷發展迭代,但投影面積小,顯示信息有限成為阻礙其進一步發展的因素。
可在HUD上顯示的信息主要包括車輛信息與外界信息。車輛信息主要包括車速、轉速、里程、油量等,外界信息則包括定位、導航、車距信息提示。如今,隨著汽車智能化的不斷發展,汽車的娛樂功能需求提升,投影面積“捉襟見肘”。
直到AR-HUD技術的出現,給了抬頭顯示技術新的想象空間。AR-HUD技術突破了投影面積的限制,能夠呈現更多的信息。
除了在技術層面帶來了變革,AR-HUD還催生了wayray、澤景、未來黑科技、智云谷、熾云科技、銳思華創等初創公司。在這些初創公司、老牌廠商以及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努力下,HUD(主要是風擋式)的各工藝環節不斷成熟,為規模性量產提供了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AR-HUD的技術研發仍在持續,豐田便是其中之一。
近日,豐田的一項新技術專利獲批。該專利名為“使用紅外線為后排乘員顯示AR內容”,描述了一個包含兩個不同HUD的系統。第一個HUD將投射在駕駛員面前并顯示信息,包括車輛數據和導航指導,使駕駛員始終保持視線在道路上。另一個HUD將由紅外光驅動,顯示更多信息,供后排乘員觀看。這樣的設計能夠同時滿足駕駛員與乘客的需求,同時新的顯示技術能夠有效降低用戶對于汽車內部顯示器的需求,節省整車成本,從而增強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身處智能座艙新時代,AR-HUD已然成為重要的一種人機交互方式。AR-HUD可以融入各種系統信息,包括車機儀表盤、中控屏、輔助駕駛系統、娛樂系統、手機等,用直觀、易懂的方式將信息展現給駕駛人員,增強駕駛過程中的整體安全性,提高駕乘人員在汽車內的交互體驗感。相信未來AR-HUD在未來人們的出行生活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