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汽車銷售市場開啟“價格戰”卷卷卷模式,甚至有些車企不惜在凈利潤虧損的狀況下加入這場“戰役”。
不論是主動降價還是無奈之舉,到目前為止已有30多家車企加入其中,奔馳、寶馬、大眾、蔚來、小鵬、蔚來、埃安、比亞迪等品牌統統在內。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價格戰”除了傳統燃油車外,新能源汽車也加入降價“陣營”。
最受益的當屬消費者們,不過也有消費者反饋,并非品牌所有車型都包含在內,大部分車企參與“價格戰”的車型是“有選擇的”。
中國是汽車制造大國,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制造工藝、自動化生產、核心零配件等智能制造技術的逐步提升,我國汽車生產制造業展現出強大實力。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預測,2022年我國汽車制造業營收或達到1.33萬億美元。
目前,我國汽車行業在推進智能制造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國家及地方政府出臺了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一系列文件,旨在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鼓勵傳統制造技術升級。
同時,為加速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全球眾多企業布局汽車智能工廠建設。
2023年1月,博世集團宣布,旗下全資子公司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與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簽署投資協議,并在蘇州投資建立博世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及自動駕駛研發制造基地。
2023年2月,東風汽車集團宣布,決定將在湖北省襄陽市投資53.1億元,建設新能源乘用車整車基地,用于生產東風自主研發的S31全生命周期車型,同時該基地的落戶也讓湖北襄陽新能源乘用車徹底實現“零”的突破,規劃年產能20萬輛。
2月28日,沃爾沃汽車純電新車型及成都基地在產車型優化升級項目在成都簽約,根據協議,沃爾沃汽車將在成都投產全新的高端純電車型,并對在產車型實施優化升級。
近日消息,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再度“牽手”華為或開發高端品牌。根據中建集團介紹,中建六局聯合體中標了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EPC項目,中標額約15.44億元。建設新港年產30萬輛智能新能源乘用車項目,建成后將用于華為和江淮汽車共同開發新一代高端智能電動車。
日前,位于北京市順義區的理想汽車綠色智能工廠傳出建設新消息。據悉,目前該項目將進行工廠準入審查,投產后,一期產能將實現年產10萬臺純電動汽車。據了解,該項目將建設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生產線,未來年產能將達25萬輛純電動汽車,此外,理想汽車首款純電車型將在此投產。
除了企業加緊布局汽車制造領域外,各地也在爭奪汽車產業制高點,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的《成都市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加快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制造基地,爭創成渝世界級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
湖南省于2022年底印發《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若干政策》)的通知,《若干政策》指出,鼓勵整車企業總部加大與湖南合作力度,將在湘制造基地建設為國內最重要制造基地或升級為總部基地。
在此,小編溫馨提醒車企們,拼“價格戰”并非長久之策,搶占汽車產業主陣地、制高點才是企業立于行業不敗之地的關鍵!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