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浪潮軟件、燕京啤酒、隆基綠能、上機數控以及無人系統研發企業星網宇達、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物聯網創新企業京東方、全套工業管路控制方案的提供商方正閥門、輻照加工及技術服務的企業中金輻照、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國際、提供端到端的整合IT服務企業神州數碼、國內綜合性集成電路公司紫光國微、光伏和半導體等產業鏈裝備供應商晶盛機電、電解鋁生產商云鋁股份、叉車鑄造企業安徽合力紛紛發布2022年度業績快報。
從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大多數企業都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如浪潮軟件、燕京啤酒、隆基綠能、上機數控、星網宇達、方正閥門、中金輻照、中芯國際、紫光國微、晶盛機電等。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頭部供應商華為、物聯網創新頭部企業京東方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出現同比下滑。尤其是京東方2022年營收、凈利都出現下降。
浪潮軟件
4月11日消息,浪潮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浪潮軟件”)發布2022年度業績快報。根據快報,2022年浪潮軟件實現營業總收入20.7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34%;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78.2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1.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701.6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93.04%。
對于業績的增長,浪潮軟件表示,得益于報告期內公司立足智慧政府方案和服務供應商的戰略定位,聚焦關鍵行業客戶,深耕行業技術與應用,持續鞏固在電子政務等行業信息化領域的優勢地位,緊抓市場機遇,電子政務訂單增加,項目驗收進度加快。
燕京啤酒
4月10日晚間,燕京啤酒披露業績快報,2022年營業收入為132.02億元,同比增長10.3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2億元,同比增長54.5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2億元,同比增長58.32%。報告期內,燕京啤酒公司實現啤酒銷量377.02萬千升,同比增長4.12%。
隆基綠能
4月10日,光伏組件一體化頭部公司隆基綠能披露2022年業績快報。數據顯示,公司預計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289.98億元,同比增加60.03%;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47.79億元,同比增加62.66%。同日晚間,隆基綠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資35億元建設年產12GW單晶電池項目。
上機數控
4月10日,上機數控發布業績快報,公司2022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219.18億元,同比增長10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24億元,同比增長76.68%;基本每股收益約7.80元,同比增加71.67%。
業績增長的原因主要為:2022年上機數控公司把握市場機遇,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加強了供應鏈的管理,積極拓展硅片銷售市場,使得公司的銷售收入穩步增長,經營業績持續提升。
星網宇達
4月5日消息,星網宇達發布2022年度業績快報,實現營業總收入10.74億元,同比增長39.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16億元,同比增長33.85%。
2022年,公司在無人系統方面,尤其是無人機業務拓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主要源于:市場需求的旺盛以及公司在智能無人系統方向的提前布局。公司已形成較完善的技術體系,通過產品迭代不斷推出新產品滿足市場需求,提升產品競爭優勢。
華為
3月31日,華為2022財年營收為6423億元,增長0.9%;凈利潤為356億元,下降68.7%。2022年,華為在運營商業務領域實現銷售收入2840億元,華為企業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332億元,終端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145億元。
此外,華為還詳細披露了產業維度的收入,其中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基礎設施業務保持穩定增長,收入3540億元,數字能源營收為508億元,華為云業務快速增長營收為453億元,而被外界廣泛關注的智能汽車部件業務收入為21億元。
京東方
近年來,京東方與榮耀、華為等國產手機品牌聯系緊密,試圖通過綁定顯示終端企業消化產能,緩解行業下行周期壓力。2020年,京東方還打入了蘋果供應鏈,為iPhone提供手機OLED面板,這成了京東方在面板行業下行周期中非常亮眼的業務之一。
4月3日晚間,京東方發布了2022年年報。年報顯示,2022年京東方實現營收1784.14億元,同比下滑19.28%;凈利潤75.51億元,同比下滑70.91%;扣非歸母凈利潤22.29億元,同比下滑109.26%。
方正閥門
3月31日消息,方正閥門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44,905,918.50元,同比增長34.14%;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141,153.36元,同比增長69.72%。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14%,系報告期內市場回暖,全球天然氣等清潔能源需求增長、工業閥門行業景氣度回升等因素影響所致。
中金輻照
4月3日晚間,中金輻照發布業績快報,2023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033.44萬元,同比增長1.90%;歸母凈利潤2930.29萬元,同比增長2.88%。公司同日披露2022年業績快報,202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37億元,同比增長9.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08億元,同比增長23.65%。其中,原因之一是公司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市場業績得到較大提升。
中芯國際
作為全球芯片代工領域的重要力量之一,中芯國際不斷發揮自身優勢,加大差異化工藝技術開發及優化的力度,打造更豐富、更有競爭力的工藝平臺。
近日,中芯國際發布2022年年度業績報告稱,2022年營業收入約495.16億元,同比增加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21.33億元,同比增加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97.64億元,同比增長83.4%。
神州數碼
4月3日下午,神州數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舉辦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據財報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58.80億元,同比下降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04億元,同比增長 303.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9.21億元,同比增長36.1%,成為A股計算機設備板塊凈利超10億的6家企業之一。
據悉,神州數碼2022年在云和自主品牌兩大戰略業務營收規模超過75億。其中,云計算及數字化轉型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0.23億元,自主品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5.7億元。在云計算及數字化轉型業務,50.23億的營收中,其中云管理服務(MSP)收入5.18億元,同比增長50.6%,毛利率47.5%;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ISV)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40.9%,毛利率78.5%。
紫光國微
日前,國內主要的綜合性集成電路上市公司之一,紫光國微發布2022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為71.2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28%;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6.3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71%;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24.62億元,同比增長37.09%。
從公司主營業務來看,集成電路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8.04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95.57%,電子元器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87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4.04%。
晶盛機電
4月2日晚,晶盛機電發布2022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06.38億元,同比增長78.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24億元,同比增長70.8%。從收入結構結構來看,2022年,公司設備及服務營業收入84.68億元,同比增長70.16%;材料業務營業收入14.55億元,同比增長273.61%。
晶盛機電業績增長主要系光伏新增裝機持續增長帶動單晶爐業務快速增長,半導體裝備訂單量同比快速增長。2023年公司經營計劃:實現新簽電池設備及組件設備訂單超30億元(含稅),材料業務銷售突破50 億元(含稅)以及2023整體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0%以上。
云鋁股份
日前,云鋁股份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84.63億元,同比增長16.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69億元,同比增長37.07%,創下歷史新高;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3.46億元,同比增長30.69%。
報告期內,云鋁股份公司積極與地方政府、供電部門溝通,爭取最大用電負荷,加快推進電解鋁產能復產以及云鋁海鑫水電鋁項目二期投產。另外,云鋁股份加快實施“合金化”和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化戰略,持續增強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2022年,綠色電解鋁和鋁合金產品產銷量雙增。
安徽合力
作為國內叉車頭部企業安徽合力3月31日晚間發布年度業績報告稱,2022年營業收入約156.73億元,同比增加1.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9.04億元,同比增加42.62%。從產品結構來看,新能源車輛全線均實現銷量增長,其中電動平衡重乘駕式叉車(Ⅰ類車)銷量同比增幅達22.18%,2022年公司電動車銷量占比提升至50.96%。
隨著國內經濟環境的中長期穩定向好,疊加制造業全球競爭力不斷提升,中國工業車輛行業在規模、結構等方面仍有著較大發展空間,具備持續技術創新、規模制造及國際化運營能力等的優質企業將俘獲更多客戶的青睞。
友情提示: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