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黨中央著眼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必由之路。
近日,中央網信辦秘書局、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數據局綜合司聯合印發《數字鄉村建設指南2.0》(以下簡稱《指南2.0》)。
相對于《指南1.0》,《指南2.0》將“智慧農業”從“鄉村數字經濟”中單獨成章,更好指導各地智慧農業發展。
對于智慧農業發展,《指南2.0》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種植業數字化、持續提升規模化畜禽養殖數字化水平、加快推進漁業數字化。
種植業數字化
綜合集成、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分不同地區、不同作物類型,對耕種管收全過程進行數字化改造,實現精準管理,促進作物健壯生長和單產提升。
一是加快數字技術在糧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等大田作物上的推廣應用。加強數字技術與農機農藝的融合,加強智能農機裝備的開發和利用,大力推進北斗導航、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在農機上的應用,提高農機精準作業水平。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要求推進農機定位與國家環保平臺聯網,提升農機排放數字監管水平。推進智慧灌溉建設,在灌溉設施設備基礎上加裝智能控制設備,因地制宜推進智慧水肥一體化技術。利用數字技術提升種植面積及苗情、墑情、災情和病蟲情“四情”監測預警、調度指揮能力和防災減災水平,加快精準施肥施藥技術、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推廣應用。集成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積極探索打造智慧農場等應用場景。
二是加快發展數字化現代設施種植。利用環境監控、自動控制裝置等技術手段對日光溫室、連棟溫室等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水肥一體化技術普及。對規模化、現代化植物工廠、垂直農場,推廣物聯網、人工智能、
機器人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快算法模型國產化,大幅提高單產。
三是加快推進果茶桑膠等經濟作物種植數字化。加強小型農機適應性智能化改造和推廣應用,利用小型氣象站、蟲情監測裝置、智能化灌溉、圖像識別等現代信息技術和裝備,建設智慧果園、茶園、桑園、膠園,提高作物種植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規模化畜禽養殖數字化
畜禽養殖規模化加快推進,設施設備數字化水平快速提升,可推動畜牧養殖向高效化集約化轉型。
一是推進規模化養殖場數字化改造。推動在現有規模化養殖場配備精準飼喂、自動飲水、電子識別、狀態監測、疫病防控、糞污清理等設備及控制系統。應用環境自動監測、自動通風、清洗消毒、除臭、降溫、濕度調節設備以及智能控制系統,實現和完善智能環境監測與控制。
二是發展生豬家禽立體化數字化養殖。因地制宜建設立體多層養殖圈舍,配備全流程高效生產設備和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從母豬到出欄育肥豬全過程封閉式飼養。鼓勵在疊層籠養的封閉式蛋禽、肉禽圈舍,配備精準飼養管理、育雛、疫病防控、環境控制、廢棄物處置、禽蛋收集和分級包裝等智能化設備。
三是發展牛羊等數字化養殖。在智慧養殖圈舍方面,配備自動噴淋、環境控制、自動飼喂等數字化設施設備,推進智能項圈、計步定位、自動計量、個體識別等物聯化設備改造,實現畜舍環境智能調節、健康監測、疫病防控、進食數據分析等精準管理。在智能擠奶方面,加強奶廳、擠奶、儲運等設施設備物聯化、智能化升級改造,配置自動擠奶、自動計量、質量在線檢測、快速冷卻等設施設備,實現擠奶數據自動采集與分析。
漁業數字化
積極推進傳統養殖水域的數字化改造,大力發展工程化池塘養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深遠海養殖和智慧海洋牧場等現代設施漁業,推動漁業向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升級。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nongjx.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中國網信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