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戰略部署,積極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搶抓人工智能加速發展歷史機遇,加快構建漳州市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生態體系,結合漳州市實際,制定以下措施。
一、豐富算力產品供給
1.發放“算力券”。以普惠算力降低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成本。對租用智能算力開展大模型應用的企業且符合條件的,給予發放“算力券”支持,按不超過合同金額的50%,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投資區)管委會。以下均需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投資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落實,不再列出
2.發放“模型券”。發放“模型券”以降低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成本。對企業依托國家網信辦備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開展模型服務、智能體開發應用等,達到一定規模、具有良好成效的,可按不超過模型購買費用的30%,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財政局
二、促進標注產業發展
3.發放“標注券”。(1)促進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數據開發利用,以大模型應用提升“智改數轉”水平。對有數據標注需求的工業企業發放“標注券”(A類),對其實際產生的數據標注業務量,按不超過合同金額的80%,給予最高300萬元支持;(2)做大做強數據標注產業,培育引進優質數據標注服務平臺。對開展數據標注業務的平臺發放“標注券”(B類),對其實際產生的數據標注業務量,按不超過合同金額的15%,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持。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財政局
4.住房保障支持。為進一步鼓勵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來漳就業,為人工智能領域符合要求的就業或實習人員提供免(減)租金住房保障。對具有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技工院校高級工)就業人員、實習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給予免租金住房保障。其中,(1)就業人員可申請享受累計最長3年的免租金住房保障;(2)實習人員可申請享受累計最長6個月的免租金住房保障;(3)企業管理人員可申請享受累計最長3年的免租金住房保障,管理人員數量按照不超過企業實際在崗人員5%的比例確定。標準為:每名就業人員(實習人員)按每月10元/平方米、人均20平方米的標準給予免租金住房保障;每名管理人員按400元/月的標準給予免租金住房保障。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教育局、財政局、住建局、國資委
5.經營場地補貼。(1)入駐數據標注基地的數據標注企業租賃辦公用房,且房屋租賃合同簽訂3年及以上,給予3年經營場地補貼,每年場地補貼金額最高為3600元/有效席位;(2)數據標注企業購買辦公場所從事數據標注業務且符合相應條件的,按最高500元/平方米的標準給予補助,最大補助面積為5000平方米。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三、推動產業能級提升
6.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支持企業加大人工智能投入,鼓勵各縣區開展人工智能企業招商,支持中小企業做大做強,充分挖掘高成長性企業,打造一批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獨角獸、瞪羚人工智能企業。對優質人工智能項目,采用“撥改投”方式給予優先推薦支持。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工信局、財政局,市資本運營集團、漳州發展(信產集團)
7.促進產業集聚發展。鼓勵各地創建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聚區,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推動集聚區主導產業邁向中高端。對入選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聚區培育清單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投資區)管委會,按規定享受省級專項資金一次性最高2000萬元資金用于項目建設支持,并優先推薦申請國家級相關稱號和專項資金支持。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四、深化賦能千行百業
8.拓展賦能實體經濟。鼓勵主導產業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升級現有生產、服務和管理方式,復制推廣成熟的典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對入選省級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場景、省級年度公共數據應用十佳優秀案例等省直部門認可并推廣的應用場景,在項目建成并通過驗收后,給予業主單位最高一次性獎勵6萬元,對創新場景應用得到國家部委認可并推廣的項目,給予最高獎勵9萬元。支持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高校參加“數據要素×”大賽等由國家部委主辦的人工智能(
機器人)賽事(評選),對獲得全國總決賽(全國評選)獎項的,按照獲得獎項類別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財政局
9.開發政務應用場景。推動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等場景開發,聚焦政務服務、教育、醫療康養、交通、氣象、經濟運行、公共安全、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重點打造一批應用場景,整合行業資源和高質量數據集,鼓勵企業針對場景需求開展人工智能產業研發,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解決方案。對在實際場景中投入運行且成效良好的人工智能產品(案例),重點支持申報省級、國家級優秀案例,并在全市范圍內宣傳推廣。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工信局、民政局、財政局、人社局、生態環境局、交通運輸局、商務局、文旅局、衛健委、應急局、市場監管局、城管局、氣象局、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漳州發展(信產集團)
五、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10.完善園區配套設施。支持有條件的縣區率先開展人工智能產業園區、數據標注基地等數字經濟專業園區建設,并按照全市產業社區(標準化工業園區)建設標準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園區按照入駐企業實際需求,可采取團購磋商等方式,切實降低入駐企業用電、寬帶、物業等成本費用。優化園區公交線路,及時開通專業園區到生活居住區等配套公交線路,探索無人公交線路試點。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交通運輸局,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國網漳州供電公司,漳州發展(信產集團)
11.拓寬多元投融資服務。充分提升數字經濟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實效,加快設立人工智能產業基金,堅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強化“基金招商”功能。探索投補聯動、投貸聯動等支持機制,對符合條件的人工智能企業給予貸款貼息、知識產權融資貼息等支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鼓勵金融機構為人工智能企業提供低利率貸款支持。
牽頭單位:市國資委;責任單位:市發改委(數據管理局)、財政局、科技局、工信局、市場監管局,漳州發展(信產集團)
本措施規定的獎補百分比均指最高比例,獎補資金根據現行財政體制,在不與中央、省和市已出臺政策相抵觸的前提下按照“就高從優不重復”原則兌現,由市發改委(數據管理局)牽頭制定申報指南。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本年度數據統計起始時間為2025年1月1日),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來源:漳州市發改委(數字經濟科)
編輯:洪婷婷
擬稿:林 燕
核稿:郭洪瑋
審核:陳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