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有關部門積極召開會議、隆重發布政策,為5G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2月22日,工信部召開“加快推進5G發展、做好信息通信業復工復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要求加快5G建設進度,制定和優化5G網絡建設計劃,加快5G特別是獨立組網建設步伐,切實發揮5G建設對“穩投資”、帶動產業鏈發展的積極作用。
3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寬帶網絡助教助學工作的通知》。該通知要求,各地通信管理局要組織基礎電信企業持續加大寬帶網絡和4G/5G基站建設力度,不斷提升學校網絡帶寬條件,為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在線教學提供網絡支撐。
這一系列動作,無不昭示了5G的重要地位。在各地加快建設5G基站、研發5G技術之時,5G組網工作也被提上日程。與4G不同的是,5G時代有了NSA和SA兩個組網選項。NSA,采用雙連接方式,5G NR控制面錨定于4G LTE,并利舊4G核心網EPC。SA,5G NR直接接入5G核心網(NG Core),它不再依賴4G,是完整獨立的5G網絡。
對比以上架構,SA和NSA主要存在三大區別:首先,NSA沒有5G核心網,SA有5G核心網,這是一個關鍵區別。其次,在NSA組網下,5G與4G在接入網級互通,互連復雜。在SA組網下,5G網絡獨立于4G網絡,5G與4G僅在核心網級互通,互連簡單。后,在NSA組網下,終端雙連接NR和LTE兩種無線接入技術;在SA組網下,終端僅連接NR一種無線接入技術。
目前,國內多家通信運營商已經在探索測試5G SA的應用可能性。近日,中國電信在業界率先完成了5G SA(獨立組網)核心網商用設備整系統性能驗證,同時5G端到端系統功能驗證及異廠商互通測試也基本完成 。中國電信大力推動5G SA設備在性能、功能和多廠家組網方面具備商用能力,為5G SA的規模部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移動在網絡架構方面,設立了SA獨立組網的目標架構,來充分發揮當前其2.6GHz和4.9GHz雙頻協同帶來的覆蓋和容量優勢,以打造低時延、高速率的網絡,力爭給大眾用戶和行業用戶提供優質的網絡性能。
毫無疑問, SA額外具備大連接與低時延特性,能夠使5G支持諸如自動駕駛、智慧醫療等垂直行業應用,數據、終端、網絡的革新將驅動傳統領域發展。一些市場調研機構也看好5G SA的前景,認為產業鏈上的上市公司在5GSA啟動后有望迎來新的增長機會。
當然,5G SA的落地,離不開相應的技術、系統、平臺和基站。5G基站作為5G網絡快速覆蓋、深度應用的關鍵因素,尤其值得重視。而目前我國基站建設的速度,用“飛快”一次來形容也不為過。
據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19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截至年底,我國5G基站數超13萬個,用戶規模以每月新增百萬用戶的速度擴張。5G終端的同步上市,是5G良好發展的保障,截至2019年底,國內35款5G手機獲得入網許可,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1377萬部,呈明顯增長趨勢。
其實,5G高速度、高可靠、低時延的特性,可以滿足自動駕駛、公共事業、醫療健康、智慧城市、智慧物流等領域數十億設備的信息傳輸需要,將為經濟社會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而在5G賦能千行百業、激發數字經濟潛能的過程中,將依靠SA(獨立組網)架構提供更多支持。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