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汽車要走向全面上路,并非僅僅是汽車本身在技術上符合標準這么簡單。除了自動駕駛汽車要具備足夠的技術水準與安全水平外,相關的基礎設施、法律法規、市場結構等也必須是相對完善的。在基礎設施方面,非常關鍵的一環就是公路附屬設施。
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了《公路工程適應自動駕駛附屬設施總體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針對自動駕駛汽車發展對公路工程進行技術規范調整,使相關的“自動駕駛公路”及附屬設施能夠滿足自動駕駛汽車上路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我國國家層面首度出臺自動駕駛相關的公路技術規范,屬于專門制定,在自動駕駛產業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通過這一技術規范,我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及商業化落地將得到更為切實的支持,有利于提升國內自動駕駛企業在測試、商用等方面的競爭力,并為將來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奠定基礎。
自動駕駛附屬設施包括哪些?
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什么?自然是為了解放人類司機的雙手,提升交通運行效率與安全性。自動駕駛汽車上路的必備條件是什么?首要是安全有保障,其次是法規已允許,再次是技術能支撐。因而,自動駕駛公路工程附屬設施的技術規范也應當以此為方向。
《意見稿》對公路工程適應自動駕駛附屬設施的范疇進行了歸納。公路工程適應自動駕駛附屬設施一般包括交通安全設施、公路管理設施和其他相關附屬設施,包括高精度地圖、定位設施、路側計算設施等。這些設施的完善,將對自動駕駛汽車的上路提供重要保障。
具體來看,上述設施還可以細分為定位設施、通信設施、交通標志線、交通控制與誘導設施、交通感知設施、路側計算設施、供能與照明設施七大類。針對相關設施進行技術規范,不僅是建設這些設施的先決條件,而且也將促進相關產業鏈的發展,為不少企業帶來新的機遇。
這些相關領域將迎來利好
公路工程適應自動駕駛附屬設施技術規范的出臺,一方面將對相關工程建設和設施部署進行規范,有利于保障其標準規范和質量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夠為相關附屬設施規模化升級改造提供基礎支撐,推動這一領域的快速發展和落地。
從《意見稿》可知,這一技術規范的出臺,對于高精地圖、導航定位終端、通信設備、交通控制系統、電力與照明設備等行業影響更為直接。換句話說,這些行業將可以借助附屬設施的改造升級獲得巨大的市場機遇,這筆“買賣”可不能錯過。
當前,我國高精地圖產業發展已經進入初步成熟期,業內的競爭格局相對穩定。另外,隨著5G網絡正式商用,以5G為代表的通信技術預計也將深入參與到“自動駕駛公路”的建設與改造升級當中。當然,我國正在大力建設的“北斗系統”也將發揮關鍵作用。
附屬設施無需全部升級改造
為了適應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對公路附屬設施進行改造升級是不可避免的。畢竟自動駕駛汽車不同于傳統汽車產品,其對于道路設施、交通標識等都有特殊的需求,而且更為依賴導航定位、網絡通信等技術的支撐。從這一角度分析,現有的公路附屬設施有升級改造的必要,但是有部分也可以直接利用。
哪些可以直接利用呢?與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交通環境相對封閉、路面結構更平整、道路線型更平順,因此更加有利于車輛實現部分或完全自動駕駛功能。也就是說,在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兩大交通環境內,更適合自動駕駛汽車的運行。
因此,相對來說,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相關附屬設施也要更加完善、更加適合自動駕駛汽車的需求,也就更加方便進行升級改造,不用進行徹底調整,既能夠保障效率,也節省了相應成本。所以現階段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應當首先被納入技術規范體系,進行相應的改造升級。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