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就是最好的。”曾經流傳在電子消費領域的這句話放在今天似乎并不能促進年輕人的消費了。據統計,2021年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為3.51億部,而這一數字在今年或跌破3億。
與往年的新機發布頻率相比,今年的手機廠商似乎“收斂”不少。據統計,國產品牌手機上市新機型192款,同比下降1.0%,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的95.5%。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1.36億部,同比下降21.7%。
放眼全球,2022年以來手機出貨量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呈下降趨勢。除了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有所下降導致的消費觀念的轉變外,手機性能過剩也是導致這一現象的客觀原因。
手機廠商砍單 降低出貨量
智能手機作為電子消費產品,庫存過多會增大手機廠商銷售壓力,影響企業資金周轉,進而影響新機的設計與開發進程。三星、小米等手機廠商日前已經對今年下半年的生產計劃做出不同程度的調整,據悉,三星將在今年下半年減產至少3000萬臺智能手機,以解決過多的存貨過多的問題;小米則通知供應鏈,將把今年全年原訂 2 億支銷售目標,調降為 1.6 億支到 1.8 億支;OPPO、vivo 本季和下季也傳出砍單約兩成,以消化目前通路上累積的過多庫存。
消費者需求降低 換機周期變長
消費者換機需求的降低,使得換機周期變長。此前,vivo執行副總裁、COO胡柏山曾公開表示,最早手機更換周期為16-18個月,后來變成20-24個月,最近則達到36個月。對于消費者而言,近年來手機電池續航能力不錯,內存大。新款手機沒有亮點,手機機型大同小異、拍照錄像功能沒太突出這些或許與消費者需求降低有著密切的關系。
逐鹿高端 國產手機任重道遠
不同價格的手機利潤也不盡相同。中低端產品聚集了行業內的大多數廠商,競爭壓力較大,而高端位置長期由蘋果、三星把持。蘋果擁有獨立封閉、流暢的系統環境和性能強大的A系列仿生芯片;三星則憑借頂級的屏幕在安卓陣營中占據有利地位。
國產手機方面,屏幕供應商京東方已經成功進入果鏈。京東方目前已經收到蘋果關于iPhone 14 AMOLED面板認證通過的通知。這也就意味著,京東方可以向蘋果供應OLED面板,并用于最新的iPhone 14系列機型中。
而在手機OS方面,搭載鴻蒙系統的設備已突破3億臺。雖然與安卓、iOS兩大系統的設備數量仍有較大差距,但作為一個新生事物,鴻蒙系統已經展現了其發展潛力。未來隨著鴻蒙系統的開放,這一數字還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
在換機需求下降之際,智能手機廠商如何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是每一個手機廠商都在思考的問題。入局汽車行業、打通智能家居、發展可穿戴設備將為手機廠商的發展開辟新的思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智能生態環境,培養用戶習慣將會使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大大提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